点评|外卖2个馒头收2次打包费,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2021-08-19 21:57:03 作者: 点评|外卖2

“一个馒头,收1块钱打包费,买两个馒头要收两份打包费。”这两日,外卖打包费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认为,商家不合理收取包装费,已经构成变相的强制消费。商家却认为,包装费的问题,本质上是由外卖平台抽成太高和店铺间低价竞争导致的,收取包装费是无奈之举。

又见包装费争议!此前,永辉超市擅自收取1元包装费事件成为热搜话题。包装费能不能收?当然能!在限塑令的大背景下,收取一定的包装费,有利于遏制白色垃圾、倡导绿色生活。只是,能收不代表可以乱收,若是价格高得离谱,又或是罔顾消费自愿的原则,搞强制消费,甚而直接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就有批评反思的必要了。

相比商超,外卖、团购外送平台的包装费受诟病已久。每个单品都要收费,包装费高于赠品价值,追求高端精致、一味过度包装……外卖包装槽点很多,套路更多,既有不合理之处,也有不环保之忧。面对各种指责,商家也有委屈:之所以在包装费上做文章,是因为外卖平台的抽成太高,加之店铺低价竞争,只能在包装费上找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商家的难处,确有值得同情的地方。据媒体报道,近年外卖平台抽成比例有抬高之势,一般都在20%-30%左右,而外卖单价却越来越低。不过生意难做,就可以“压榨”无辜的消费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何商业的本质,都是要从消费者出发。用“包装费”谋求不当利润是短视的,只有尊重消费者,讲究品质、追求体验,才是长远之策。从具体操作来说,商家可以丰富包装服务的种类,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让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将食品混装还是单独包装,使用价格高一点的打包盒还是便宜一点的食品袋,而非只有耍心机、搞强制这一条路。

外卖包装费背后,说到底是平台与商家的博弈。两者的利润空间,若是建立在伤害消费者权益上,说明平台的规则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外卖平台的抽成究竟是否过高?商家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外卖市场是否只能以低价取胜?……这些包装费潜藏的问题,需要用事实和法律加以理清。必要的时候,职能部门应该出手管控、介入监督,推动平台规则更加科学合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当前,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它越是规范有序,越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必须重申一点,任何商品和服务都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自由。不是基于消费者自愿的花费,哪怕是一分钱,它也是不道德、不合理的。

(颜云霞)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