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万坐月子,75000元一晚的“总统套房”,倒贴600万售假名牌...不少短视频直播一味追求流量,将豪车、豪宅、奢侈品等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腐化了年轻人的消费观,还增添了社会焦虑感。
2020年11月23日,国家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开设直播带货的商家及个人需进行实名认证和资质审查,并对头部主播及账号进行重点管理。
2021年5月25日,国家施行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年龄限制和行为红线,强调直播营销平台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2021年8月18日,商务部公开征求《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意见,其中提出对主播打赏、主播账号分级管理、违规处罚、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及惩处。
国家重拳出击,微信视频号紧跟步伐,主播违惩措施来了!
1
限流3天至永久禁播
在今年6月,微信视频号就已梳理了常见违规内容,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涉及未成年人保护、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等若干内容将严格处理。
两个月后,微信视频号方面表示从2021年8月1日起,微信视频号平台会依据主播历史场次的处理情况,对主播的安全信用分进行扣除(初始分为100分),影响分值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违规的直播场数、违规类型、违规级别等。
微信视频号平台还将根据各种违规情节分为3种违规级别:严重、中度、轻微,并在单场违规后扣除相应分数,严重违规(-50分)、中度违规(-5分)、轻微违规(-1分)。而该标准为动态标准,平台方面会进行不定期调整和更新,并以公告或通知等形式通知主播。
不同的信任分值区间,处置方式则会以轻度限流、中度限流、重度限流、禁播的阶梯式处罚。最低处罚为轻度限流3天,而最高处罚为永久禁播。
来源:微信安全中心
对于受到处罚的主播,会关播时收到平台发送的处置站内信。而限流也意味着主播可获得的公域流量分发将越来越少,严重时该场直播将仅主播自己可见。
另外,如主播对于历史场次的处置有异议,可发送相关主题邮件至平台,对于申诉成功的场次,平台将不计入违规积分的结算中。
而对于后续表现良好的主播,平台会主动调整主播的安全信用分。
2
方兴未艾也杂草丛生
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行业,免不了杂草乱象。近几年,堪称野蛮生长的短视频直播行业出现了各种牛鬼蛇神,卖假货、色情低俗、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输出深深伤害了热爱短视频直播的电商人们。
早在2018年,字节跳动、火山小视频、快手因平台涉及低俗内容而被约谈,紧接着短视频平台们纷纷发布“内容审核编辑”岗位的招聘,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且党员优先。另封禁上万条涉及有关问题的短视频、封禁用户及用户名,并设置相关敏感词千余条。
但事实上,这类事情并没有就此终结。许多主播为了红,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福利”手段,刺激网友们掏钱打赏,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拿着家里的救命钱用来打赏。
12岁孩童偷用母亲7万元住院钱,打赏主播;知名主播煽动粉丝,公然辱骂他人;快手头部主播因涉嫌售假,并在开会时狂妄地站在桌子上讲话;为博眼球逼迫3岁女儿增肥至66斤等各种奇葩行为,扭曲了正向价值观,误导未成年人,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乱象频频的短视频直播,令官媒不得不出面打击,不让这类直播利益链条生存下去。要知道,我国网民日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
而在近日,人民日报直接点名直播乱象,表示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会危害未成年人,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网络不良内容尤须“零容忍”,不能让网络“三俗”污染孩子纯净的眼睛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