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有哪些看点?专家解读来啦~

2021-08-23 20:48:06 作者: IPCC第六

更确凿的变暖证据

更值得警醒的未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下简称报告)后,引发广泛关注。

8月18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媒体访谈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袁佳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黄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俞永强等专家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变暖的证据更加充分

IPCC自1988年建立以来,组织全球的数千名杰出科学家完成了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工作。第一工作组报告是第六次评估周期发布的首份工作组报告,报告里全球升温到了什么程度,是很多人的第一关注点。

与2013年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报告对当今气候变化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从高于80万年前水平追溯到高于200万年前水平,地表平均温度从1400年以来的最暖30年追溯到2000年以来的最暖50年。

“毋庸置疑的是,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巢清尘在介绍报告主要结论时说。

黄磊解释说,报告比较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状态,认为当前气候系统的很多状态在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都没有出现过。“从观测和古气候重建的资料来看,确实是这种状态,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刻。”

这样的结论建立在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程度、范围更清晰的认识基础上。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234位作者,历时6年,对1.4万多篇文献进行了综合评估。

翟盘茂补充说,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深刻影响已从大气圈进一步扩展到海洋、冰冻圈和陆地生物圈,在海洋酸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冰川退缩、北极海冰范围缩小、北半球春季积雪减少、格陵兰冰盖消融,以及北半球温带地区生长期延长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人类影响信号。

变暖依然持续,还会加速吗?

报告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报告使用了5个排放情景,不管在哪个排放情景下,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这是因为历史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在持续出现温室效应,全球地表气温仍将继续上升一段时期。

全球变暖是不是在加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黄磊表示,目前从观测记录来看,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报告给出了过去不同时段全球地表气温的气候态变化,可以很清楚地计算出最近50年来各时段的温升速率都不超过每10年0.2℃。即便从最近最暖的20年来看,2011-2020年这10年相对于1850-1900年5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1.09℃,2001-2010年这1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0.9℃,10年的温升速率也不超过0.2℃。因此,目前全球变暖的速率仍然没有超过每10年0.2℃的水平。

那么未来全球变暖会加速吗?黄磊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要看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如何——未来几十年内,如果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全球升温将在本世纪内超过1.5℃甚至2℃。但是,如果未来几十年能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减排,温升将在本世纪内低于2℃。如果采取强有力的减排措施,在205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话,温升有可能低于1.6℃,且在本世纪末降低到1.5℃以内。

俞永强指出,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目前对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的认识还有限,气候系统内部存在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有限。

翟盘茂表示,加速指的是在特定速度以上再增速。这次评估报告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变暖在加速,但这种趋势在一些圈层已有所体现,例如近几十年海平面上升、冰冻圈的一些变化,有比以前速度更快的迹象。当然,未来还不能排除变暖加速的可能性,此次评估报告也提到了一些小概率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在风险规划时要考虑到。

未来,全球变暖会带来哪些风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