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鼓励不灵、硬批评不听、灌鸡汤无用……激励基层新人,老方法不管用了?

2021-08-24 16:01:12 作者: 软鼓励不灵、

如今,“吐工作苦水”成为一些基层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为自己“既无功劳也无苦劳”“吃力不讨好”而心生委屈,有的还想“一走了之”。与此同时,不少上级领导又为当代年轻人“娇生惯养”“骂不得、管不得”而“无奈”。如此“拧巴”局面,到底如何产生?

1

软鼓励不灵?

硬批评不听?

灌鸡汤无用?

58岁的老林自高中毕业投身建筑行业,基层打拼10多年,管理层干了20多年,带出不少徒弟。近几年,老林明显感觉“现在的娃娃不好带了”。

老林说,“娃娃们”最明显的特点是“抵触加班”。建筑工程师白天要深入工地,检查施工质量,有时候晚上还得修改施工图,制定紧急预案。“我入行那阵,师傅派的活,加班加点一门心思就是干。现在的娃娃学历高、反应快,但一提加班,慢活得哄着,急活要催着。”

建筑施工无小事,有时候徒弟出了错,暴脾气出了名的老林,要压着气私底下好言相劝。老林说:“现在说轻了怕年轻人当耳旁风,说重了怕他们觉得我在故意刁难,然后撂挑子,这不前年就走了两个。”

这几年,不少领导干部发现,年轻人好像“不服管”了,经常“辞职闹情绪”。有的中年管理层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有学识、有主见,但追求职业理想化,宁愿裸辞也不愿将就。有时很努力,有时又过于“佛系”。给新人太多任务,他们觉得是“压榨”,总闹情绪;拿升职加薪鼓励,他们觉得是“画大饼”,不为所动;现身说法和他们探讨价值观,他们又觉得是说教,私下还开玩笑说“毒鸡汤,不能喝”。

软鼓励不灵,灌鸡汤没用,硬批评更行不通,领导发愁,不知道拿年轻人怎么办才好。

2

真的不服管么?

新人有话要说

“一些领导抱怨年轻人不领情、不努力,其实是他们的管理太老套,有时候很难服人。”在“90后”小婷看来,怎么都“不服管”的新人只是个别情况。“如果整个群体都不服管,说明管理方式确实需要改进。”

实际上,随着“90后”“95后”成为工作主力,他们更在乎工作内容是否有趣,工作环境是否幸福,同事能否相互尊重等。

薪水重要,心气更重要。“前任上级优越感十足,平时总喊我端茶倒水,安排工作颐指气使,这种你尊我卑、高人一等的做派让人不爽。”3年前的离职当天,27岁的乐乐发了这条朋友圈。

更加强调自我感受,注重合法权益。自从一次业务建议挑战上级权威后,28岁的小垚发现自己被“穿小鞋”了:方案改好几遍难通过,明里暗里被恶语相向,一年后无奈裸辞。“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但好几次当众责骂都很难听,我觉得人格遭到了侵犯。”小垚说,自己花了好久才走出“不自信”“怕上级”的心理阴影。

需要鼓励和尊重,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乐乐目前转到在老家的一所管理结构扁平、同事相处融洽的单位上班,工资虽低,但胜在顺心。“沟通很顺畅,也很尊重员工的看法,鼓励大胆创新,在这里容易有成就感。”

一位“90后”职场人告诉半月谈记者,最怕听到“这是为你好”“这么简单的事,相信你分分钟就弄完了”之类的话。“每次熬完夜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加班加量不加钱简直就是侵害自己用劳动换取报酬的合法权益。”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年轻人遭受“不公平对待”后,开始转而识别“职场暴力”,并竭力使自己避免受到“职场暴力”影响。在一些基层新人眼中,“超越正当业务范围、安排不合理的工作内容”“不停打击否定,搞精神PUA” “美化压榨行为要求感恩” “空许恩惠画大饼”等行为都被看作是“职场暴力”的表现。

3

激励管理新人,

需用新办法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基层新人眼中的“职场暴力”可能没有说的那般严重。但是,相关观念的流行仍反映出年轻人工作心态的巨大转变,必须加以重视。

当前,部分基层单位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水平落后,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存在挫伤年轻人工作积极性的空间。与此同时,老旧管理模式滋生的“职场暴力”恶性事件也偶有发生,让年轻人心生戒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