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本轮疫情拐点到来,管控好中秋和十一可正常出行

2021-08-24 16:42:35 作者: 张伯礼院士:

这套常态化防控措施,在曾经的河北疫情、安徽-鲅鱼圈疫情等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此轮疫情中大连、成都等地很快收到了成效,但缘何在南京和扬州却止不住疫情蔓延?

在8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认为,应对本轮疫情过程中,一些地方在一些工作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分析一下,没有一个是技术上没有明确规定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明确要求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核心的原因就是一条,就是疫情防控意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就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放松心态,甚至是厌战的情绪。所以,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的干部群众都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对防控漏洞要再排查,对防控的重点要再加强,对防控要求要再落实。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针对此波疫情

高光明认为:

对于传染性强的德尔塔变异株,在这一轮疫情防控所有措施中,就突出一个“快”字,要以快打块,要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来保证高质量的防控,一定要在疫情扩散之前筑好社区防控的防控墙。

首先是科学分区决策要快。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流调,迅速甄别社会的风险点,迅速科学划分中高风险封闭管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核心目的就一个,要尽可能把疫情在最快的时间里压缩在最小的区域里。

其次是基层预警反馈要快,要及时甄别人群当中的高风险人群;

三是强调密接等高风险人群集中隔离要快;四是各方联动信息传递要快。疫情当地要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精准及时。

此外,疫情防控中,社区防控至关重要。从过去几轮疫情防控当中可以看出,社区防控就是一句话,就是要把相关的措施落小落细落到实处,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吴浩认为:

社区防控是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疫情防控措施,在全球新冠流行的情况下,中国新冠疫情实现了动态清零,最大的特色优势其实是社区防控。新冠疫情是一场人人都要参与的人民战争,但是人民战争必须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否则的话就是人海战争。

总体而言

一位公卫专家认为:

此轮疫情蔓延时间长、感染病例多的地方,多为应急响应慢,疫情发生后,部分地区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启动不及时,指挥层级不够高,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慢,紧急动员不到位,应急资源调度不充分,在疫情初期错失了快速控制疫情的最佳战机。

其次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特别是没有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平时缺少演练,战时协调能力较差,部门间短期内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行动迟缓与疫情蔓延

而与大连等地同样是本地输入性病例,扬州的新增病例直至8月23日才出现零报告。

自7月27日扬州发现首例病例后,在随后至8月20日,扬州市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从1例到升到了567例。事实上,在发现病例的次日,扬州同样启动了疫情防控措施。

7月28日,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非必要不聚集,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停止非必要聚集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并严格交通出行管控,要求主城区市民非必要不离开,此外还宣布启动主城区范围内大规模核酸检测。

但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遏制住扬州疫情的蔓延。

张伯礼院士:本轮疫情拐点到来,管控好中秋和十一可正常出行

△截至8月18日,扬州市重点地区已总计进行12轮核酸检测。

从8月10日确诊的病例轨迹可以看出,病例438是8月2日被隔离、8月3日被确诊病例160号的密接。在国家的常态化防控政策中,密接、密接的密接,都需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但是扬州却没有及时快递地予以行动。

根据官方公开发布的信息,438号确诊病例在8月3日凌晨至新东路菜妈妈生鲜集市。8月8日上午才由社区工作人员陪同至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急诊科、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即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8月10日才被诊断为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