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选手李豪勇夺东京残奥会中国队首金 “如果不是击剑,很难撑下去”

2021-08-26 08:02:58 作者: 上海选手李豪

李豪以15比12战胜乌克兰选手阿尔乔姆·曼科,获得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在昨天举行的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中,27岁的中国选手李豪以15比12战胜乌克兰选手曼科,为中国军团拿下本届残奥会首金。在备战残奥会期间,记者曾在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采访了李豪和他的队友们。

身高1.86米的李豪,穿上白色击剑服,十分帅气。这是他首次参加残奥会,他说:“感觉蛮激动的,也蛮紧张的,毕竟是人生的大事。”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李豪的右腿被截肢,但男孩好动的天性,让他选择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李豪说:“如果不是击剑,我可能很难撑下去。”

21岁那年,李豪从四川来到上海,系统训练让他的击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刚来时,发现自己技术有差距,基本功不扎实,很多动作要改,几乎推倒重来,这也是最困难的。”右腿的老伤持续多年会神经痛,李豪已习以为常,“痛的时候会睡不着。最近好一点,几个月才会痛一次”。

跟李豪一样,谭淑梅也是首次参加残奥会,她夺得轮椅击剑女子佩剑个人赛B组冠军。10年前谭淑梅因为脊椎意外受伤导致瘫痪,练习击剑已经8年。“刚受伤时,自己一直接受不了。后来到上海开始训练,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才慢慢走了出来。”李豪和谭淑梅的成长靠的是自己的刻苦训练,但离不开教练的悉心指导。中国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孔令森已经65岁,从专业运动员到执教健全人运动员,再到指导残疾人击剑队,他借助专业的训练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带出一批批优秀运动员。

灵巧、机敏、有力量是轮椅击剑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健全人击剑比赛通过选手间的距离调整作战,轮椅击剑则要求运动员下半身固定在轮椅上,对手间的位置拉不开,只有腰腹带动上半身产生小幅度距离。训练时,击剑选手身上绑着四根粗橡皮筋,另一名队员在后方紧紧拉直。队员每次出剑都要和后方力量做“斗争”。这是由上海体育学院轮椅击剑科研组与轮椅击剑队共同合作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运动员腰腹力量。

孔令森说,残疾人轮椅击剑运动因为其特殊性,对体能要求没那么严苛,只要保持好的状态,可以比健全人体育运动周期更长。“残疾人体育的意义不只是竞技,还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又讯(记者顾杰)在昨天举行的东京残奥会女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赛中,上海轮椅击剑队队员边静一路领先,以15比7击败格鲁吉亚选手,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残奥会的第三枚金牌。

据悉,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中共有22名来自上海的运动员,在田径投掷、轮椅击剑、轮椅竞速、坐式排球共4个项目角逐奖牌。上海运动员将累计参加40余个小项目,向多个夺金点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