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开发商对117大厦的定位是“凭借独特的经济和地理优势,加上有利的政府政策,天津势必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看准天津对优质物业的需求,抓紧机遇,建立了旗舰项目”。
这种操作超出了开发商的实力,这种判断也脱离了天津的实际情况。售价太高销路不好,无法回笼资金,最后资金链断裂。
烂尾楼的背后,还有地方政府的助推。
烂尾楼一开始不是烂尾楼,而是光鲜亮丽的城市地标。地方政府要形象,与开发商自然是一拍即合。
像前两年在网上被热炒的贵州独山县水司楼,独山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亿元,却耗资2亿多元修建号称天下第一的水司楼。
独山县可不只是水司楼,还有更多耗资巨大的建筑成了烂尾楼
最后,天下第一没拿到,却上榜了“最丑建筑”,形象工程也变成了烂尾工程。
烂尾楼可以视为当前中国房地产热的一个缩影。
成则贵为城市地标,败则沦为城市伤疤。
但是,烂尾楼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损害城市的“面子”,更能危害城市的“里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成立经济特区,带起中国第一波房地产市场投资狂潮,这边开发商疯狂拿地盖楼,那边银行大胆放贷。
1988年到1993年海南的房地产价格
经历了四五年的疯狂之后,政府一纸令下,严控信贷,限时收回违规资金,95%的房地产公司倒闭,留下一堆烂尾楼之外,更是让海南发展银行,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倒闭的银行。
牵一发而动全身,摩天大楼和房地产企业,都不能轻易烂尾。
去年,国家出台政策,严格限制盲目建设超高层建筑,就是给各地攀比“第一高度”的闹剧泼了盆冷水。
而就在8月19号,央行、银保监会首次约谈房地产企业的消息轰动了市场。央行、银保监会要求被约谈的恒大集团,“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这既是给面临着债务压力和流动性危机的恒大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在警示其他的房地产企业。
大楼高度降一降,房子价格稳一稳,这是烂尾楼带给我们的启示。
原标题:《耗资600亿建了13年:中国最高烂尾楼,为何成了烫手山芋?》
阅读原文
117大厦未来的样子,仍停留在当初的效果图上
当人们都以为这座大楼将在来年正式开业,成为天津新地标的时候,曾经创了11项中国和世界纪录的117大厦,却忽然按下了暂停键。
原因很简单——没钱了。
从中国第一高到最大的烂尾楼,117大厦的前世今生,都要从投资方高银集团和它的老板潘苏通说起。
香港富商潘苏通,早年做松下电器起家。
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他选择了单干,跑去香港成立了松日集团,专门仿做松下的产品,还靠着松下的技术,做出了一款卡拉OK专用的显示屏,一度甚至占据了全国90%的市场份额。
当年英皇集团旗下的艺人组合Twins曾为松日的产品代言
生意越做越大,潘苏通开始进军地产行业。2002年收购了香港的上市公司英皇科技资讯,又在2008年收购了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随后他把这两家公司改名为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
而高银集团在地产行业的第一次大手笔,就押宝在了117大厦上。
2007年,潘苏通在天津一口气拿下了5宗地块,他计划在这里建一个囊括全国第一高楼、豪宅和马球场在内的“新京津·高银天下”。
钱从哪来?
当然是撬动资金杠杆而来。
有媒体统计过,2005年至2010年间,高银通过发行新股和可转债等方式,筹资超过8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