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旗仪式一年来】从未放弃,绝不放弃

2021-08-27 01:21:49 作者: 【授旗仪式一

2002年至2003年,湖北省黄冈、黄石、咸宁、荆州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拐卖案,11名男童被拐走,除1人自行回家外,10名儿童杳无音信。这起系列案件引起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命名为“3·28”鄂东南系列拐卖儿童案。案发以来,各级警方从未放弃侦办,但案件线索有限,陷入僵局。2020年底,在公安部打拐办的协调指挥及广东、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湖北黄冈警方经过不懈努力,以新技术手段为突破口,成功找到了4名当年的被拐儿童。

2021年初,公安部开展“云剑-2021”行动,“团圆”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黄冈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摩拳擦掌,制定侦查方案和侦查方向,尽全力寻找失去消息的6个孩子。7月12日,在公安部刑侦局的指挥下,黄冈刑警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又成功找到2名被拐儿童。至此,本案11名被拐儿童,已有7名找到回家的路。

群众向公安机关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第六梯队”接棒

悬而未决,是对一个家庭的无情摧残。生活在阴影中的家庭成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无法平静。

只有尘埃落定,记忆的伤才会被时间慢慢冲淡。

2003年8月下旬,为了寻找10名被拐男童,湖北省公安厅与湖北省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制作了含有被拐儿童照片及特征介绍、题为《亲人的呼唤》的新闻专题片、《寻人启事》《致闽粤两省部分学校(幼儿园)领导的一封信》,到广东、福建两省12个市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发放、张贴《寻人启事》。2006年,湖北省公安厅再次组织大规模的侦查行动,依然没有取得有效突破。

10多年来,黄冈警方始终没有放弃追查。

黄冈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子强是法医出身,他在DNA检验和比对技术方面颇有造诣。他个子不高,强壮敦实,一看就是个做事极为认真、讲求实效的人。他平时话不多,但谈及案件便滔滔不绝,如同决堤一般。

2019年5月,王子强在看一档电视节目时,注意到里面提到了一种新技术,他便立即将其跟寻找被拐的孩子联系起来。第二天,他就与公安部打拐办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在该负责人和电视台的协助下找到了相关技术人员。仔细了解这项技术的操作原理后,王子强向市公安局领导进行了详尽的汇报。不能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市公安局立即成立鄂东南系列拐卖儿童案件侦办指挥部,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上官福令任指挥长,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延生任副指挥长,刑侦支队支队长商远辉、副支队长王子强带领民警组成专案组进行侦查。

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案情,商远辉、王子强等人找到11起男童被拐案当年的卷宗和办案人员,除了获知更多案件的详情和细节外,还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按“批次”算,他们这个专案组是接手经办这一系列案件的“第六梯队”。

新判断与新突破

从当年的办案民警徐全华制作的PPT中,王子强注意到11名走失男童里唯一一个自行回家的孩子的情况。这个孩子叫天天,被拐时7岁,据他说,他被一个男的以买零食为引诱带到火车上,跟一个女的会合,坐了一夜的火车后,在一个宾馆住了几天。大概是因为天天年纪较大卖不掉,他听到那个男的和女的吵架。后来男的给天天送上了火车,天天自己坐车到黄石市阳新县火车站下车,自己顺着铁轨走回了家。当年办案民警分析,被拐儿童去向应是沿京九、武福铁路往东南方向。天天很有可能从福建或广东回来。

研判案情。

经过梳理和分析,“第六梯队”认为,天天从汕头回来的可能性较大,潮汕地区应划定为重点区域,利用新技术进行比对排查。黄冈市公安局将这个新的分析判断逐级向省公安厅、公安部打拐办作了详细汇报。公安部打拐办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鄂粤警方专案联席会议,协调广东警方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公安部DNA打拐库、互联网和人工AI技术等开展排查。

根据工作进展,黄冈警方派出了1个侦查专班和4个DNA样本采集专班,赴广东省开展调查工作,核查当事人,采集DNA样本。侦查专班由刑侦支队侦查大队大队长张烽负责,样本采集专班由刑侦支队图侦大队大队长向武负责;案件的后勤保障工作由技术大队大队长吴鹏负责,案卷管理由侦查大队副大队长方欢负责。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