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同一路段半小时内连发3起事故,怎么回事?

2021-08-28 02:41:20 作者: 高速同一路段

近日,汕尾某高速路段

一辆小车和一辆货车发生碰撞

现场无人员受伤,需派警处理

可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发现

现场有2辆小车和1辆轻型货车

右侧紧急停车道上和路外水沟里有人员受伤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故一

8月18日,驾驶员史某丽驾驶粤M1***9号小车(车上有乘员3人)从兴宁开往深圳,于18时左右途径甬莞高速往东莞方向K1308+700米处时,遇大雨来袭、路面积水,车辆打滑碰撞护栏后停于行车道上,事故中无人员受伤,驾驶员史某丽没有及时报警。

事故二

18时10分,驾驶员陈某阳驾驶粤V8***2轻型拦板货车(车上有乘员4人)经过事故路段时,碰撞到粤M1***9号小车,事故中无人员受伤,事后司机陈某阳在事故现场后面设置了反光锥,并把两车上的人员转移到右侧紧急停车道上,并打110报警。

事故三

18时16分,驾驶员赖某锋驾驶粤SY5**F小型轿车经过事故路段时,因车速快,不能及时发现前面情况,路面湿滑,车辆打滑失控,撞上因前2起事故撤离到应急车道上的4名人员,造成粤V8***2轻型拦板货车驾驶员陈某阳和乘客陈某瀚右腿骨折、粤M1***9号小车驾驶员史某丽多部位擦伤、乘客贾某凤右小腿骨折、多部位擦伤。伤者送往海丰县彭湃医院检查治疗。事故其他事项正在按程序处理中。

高速公路上车多速度快

发生事故或车辆故障时

人员一定要撤离到护栏外!

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如何应对高速上的事故或临时故障?

车靠边

当发生事故或者车辆故障时,切记第一时间打开双闪灯!若人员无受伤或受伤轻微且车辆还能移动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将车移动至右侧应急车道。

车辆挪至安全区域后,在车辆后方正确放置三角警示牌,提醒后方来车注意。同时要关注来车方向,若遇紧急情况可采取规避措施。

在常规道路上,应将三角警示牌设置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在高速公路上,则要在车后150米外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若遇上雨雾天气,还得将距离延长到200米;如在弯道行驶时出现事故,警示牌需摆放在弯道入弯前,提醒入弯车辆避让故障车。三角警示牌应摆放在故障或事故车的同一车道内。

人撤离

车辆妥善安置,设置好警示牌后,应立即将车上人员撤离到高速护栏外等安全地带,远离事故现场,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二次事故。

即报警

做好以上两点后,立即拨打110,向交警正确描述车辆位置、行车方向。同时,将人员伤亡情况、是否需要救护车、事故车能否开动等现场详情简单描述。

交警蜀黍还注意到

以上3起事故发生时,路面湿滑

那么,在雨天行车应注意什么呢?

注意集中精力

雨天行车,道路情况复杂,驾驶人驾驶车辆的难度加大,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同时需要处置的突发情况增多,危险性大,驾驶人要加倍小心谨慎,高度集中精力。

注意降低车速

路面上的积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路面与车轮之间形成一个“滑油面层”,让路面的附着系数大大降低。路面上的水越深,车速越快,这种现象越严重。路面变滑,将使制动距离延长,速度越快,制动距离越长。而且雨天高速行车进行制动时,极易发生侧滑和甩尾,使车辆失去控制。

由于附着系数降低,车辆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发生侧滑和甩尾的可能性也增大。因此,车速一定要至少比平时降低20%,并注意平稳转向。

特别注意“滑水现象”

在路面积水较深,车速过快时,轮胎与路面的水来不及排出,导致轮胎与路面彻底失去接触,这就是“滑水现象”。行驶中万一遇到“滑水现象”,可放松加速踏板,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减速,切不可用制动器制动,以免发生侧滑和甩尾造成事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