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老字号马祥兴菜馆的工作人员在对餐厅公共区域进行定时消毒。目前,我市老字号餐饮企业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增加每日消杀的频次,包间必备公勺和公筷,顾客进门时必须测体温、出示健康码。 通讯员 金灿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南报网讯(实习生林曾霞融媒体记者王丽华)南京市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已有一周多时间,大大小小餐饮店里烟火气渐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餐饮行业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26日上午11点半,正值饭点,随着食客们陆续进入,南京秦淮区太平南路新世纪广场的海底捞火锅店逐渐忙活起来。记者看到,每位消费者进店之前,需要接受健康码检验和体温筛查,并进行手部消毒,随后由服务员引座就餐。“近期堂食的顾客不是很多,平均每天接待100桌左右,基本上达到隔桌待客的要求。”海底捞火锅大行宫店店长何涛介绍,店里的餐桌、移动点单设备、客用围裙等实行“一客一消毒”,“现在尽量减少接触性点餐,更鼓励扫码点单和结账,让顾客就餐更安全。”
“无接触支付好啊,我们老年人也紧跟潮流,出去买菜也都会扫码支付。”正准备扫码结账的南京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天是她和她家人在本轮疫情形势好转后的第一次外出用餐,用餐过程中十分注意自我防护,起身调调料时会记得重新戴上口罩,口罩摘下后则放在自备收纳袋中。
而从上周末开始,绿柳居的堂食顾客数量逐渐回升,这对于餐饮企业的疫情防控举措增加了考验。“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常态化,不仅对顾客会要求测温、出示健康码,来取餐的外卖骑手也需要留下姓名、体温等信息。我们每天在公共区域会有三次消毒,为顾客配备好公筷,鼓励大家使用公筷。”绿柳居副总经理吴琼告诉记者。
线上订单量也普遍维持较高销量。“堂食目前只恢复了50%,外卖方面周一至周五比较稳定,大概有60-70单。”小厨娘淮扬菜大行宫店店长李艳皊说。在小厨娘淮扬菜和绿柳居外卖台区域,记者看到,打包外卖的工作人员始终戴着口罩和手套,帽子则戴至耳朵下方。每份餐品包装完毕后,还会贴上统一的“食安封签”。
“这一年多来,南京餐饮行业都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而且公筷的提供和引导为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消费者已经有了使用公筷的意识。”南京市餐饮商会会长、真知味创始人沈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