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氛围严厉,给三胎让路,鼓励四胎?谁的好消息,谁的坏消息

2021-08-28 19:23:35 作者: 调控氛围严厉

一直以来,人口都被视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基本变量,也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通常来说,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都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那么一个国家的人口,究竟多好还是少好?

实际上,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不是“多”或是“少”的问题,而是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在外界看来,不管是40年前的10亿人,还是现在超14亿人口,多年以来我们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谁也没有料想到,过去我们通过计划生育体会到社会的强大,最后还是没能逃离“生育减少可能导致的负增长”问题。

央视8月22日报道,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1.3,已经明显低于1.5的国际警戒线,有跌入低生育率风险的可能;而民政部专家也撰文指出,人口发展进入到关键转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当前要引导提升生育水平,做到稳定在适度区间和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作用。

在生育率告急这件事上,民政部和央视的先后表态,并不新鲜,因为过去5年,我们的出生人口总量已经减少了586万,这不仅是2015年二孩背景下出现的出生率“4连降”,而且结合近几年我国的结婚离婚情况,不禁让人逐渐醒悟,人口数量的增减需要高度重视。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当前我们正处于上下交困的艰难时期,还包括但不限于2个方面:其一,过去十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年增长率为0.53%,比上个十年(即2000-2010年)的0.57%还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二,人口变老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超2.1亿,占比高达15%,2033年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然而,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

据官方公布的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2021上半年,河南、宁夏、贵州、湖南、山东、江苏、云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安徽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

基于上半年这些省市的数据,有专家预测,今年全国出生量可能会降到998万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7%左右,全年总人数可能出现负增长。

在房说君看来,专家这样的推测其实是靠谱的,因为统计的省市已经分布了东西南北区域,足够广泛,而且过去有4年时间,下半年的出生率要更低,再加上死亡数,据中国统计摘要数据,去年还有200多万的人口净增,如果考虑死亡数递增情况,那么今年大概率要负增了。

另外,一些数据也在证实着:EARLY DAT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纸尿裤线上销售持续减少,各大线上平台的总销售额同比下滑16%,销量同比下滑13.2%。进口婴儿纸尿裤的数量也下降了34.56%。

富瑞集团研究报告称,今年中国出生数量可能降到至少1950年以来最低水平。要知道,社科院曾预测的人口问题要到6年后才出现,谁也没想到,人口总量的负增长拐点,或会提前到今年到来。

这意味着,届时劳动力萎缩、老人增多、剩男竞争力严峻等问题将会统统来临,所以这半年多以来,不管是经济专家、人口专家,亦或是房产专家,都在为低生育率可能导致的人口增长问题建言献策,网红专家任泽平更是直言提出具体措施:一线城市的三孩家庭,每月奖励最高五千元。

话说回来,即便是放开三孩,奖励5000元,情况可能仍然不容乐观

正如央行发表论文提到的观点,“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的事实,建议养育下一代同时,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生娃始终是个人选择,仅仅靠措施诱因,很难起到改变人们生育观念的作用,所以,如果没有直击绝大多数人不愿生、不想生的痛处,生孩从何谈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