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同志,我岁数大了,家里阳台漏雨,不知找谁,你帮帮忙吧!”
“大娘,别着急,这就帮您联系相关部门。”
2020年2月,《民生问答》栏目开办以来,每天热线电话响个不停。
有咨询政策的、有寻求法律帮助的、有投诉相关部门不作为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民生问答》共接到8000多个市民来电,记者做到了每问必答,做调解员、监督员以及和事老,仅今年以来就帮忙解决各类纠纷近千件,赢得了市民的信赖。
变身调解员解决矛盾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报社主要领导对《民生问答》非常重视,每天必看《民生问答》反馈,多次叮嘱编采人员,要不落一条市民所问,要以解决问题为主,强调把市民所盼、所需、所惑装在心里,真正担负起媒体的责任。
在记者每天接到的几十个热线电话中,生活类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比如,地漏返水家中被泡,居民得不到赔偿,一气之下关掉水阀,致楼上居民没水用。
对于此类纠纷,记者变身调解员,联系社区人员到现场调解。
很多时候,调解一次、两次无法达成和解,只能反复打电话做双方的工作,一点点缓解双方矛盾,最终解决问题。
市民来电中,有些事情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有的看似鸡毛蒜皮,记者却要拨打多个电话。首先要向市民核实此事,涉及职能部门,要打电话与工作人员沟通,有了结果,再反馈给市民。
有的事情较为复杂,记者要到现场进行调查,但不管怎么难,都不放弃。
“记者同志,辛苦了!”
“感谢晚报搭建的这个平台,真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啊!”
每当记者听到市民认可的话语时,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只能用实际行动,回馈市民的信赖。
变身监督员解读政策
工作中,有些市民对一些政策性问题不理解,认为相关部门不作为,记者就得变身监督员,向有关部门反复核实情况,了解相关政策后,再向市民解释。
今年6月17日,家住大同区老山头乡老山头村永久屯的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家里老人去世后,村里说家人再种老人的土地,就得收费,地补钱也不给了。
李女士认为,老人有土地证,村里的做法不合理。
为此,记者联系到了大同区老山头乡老山头村会计王井安。
他解释,这户人家是一对老两口,1998年分了9亩地,当时,他们没和儿女住在一起,有单独的台账。2017年土地确权规定,整户消亡的,要收回土地,按照政策应该竞价发包。为了缓解矛盾,优先包给老人的儿女,一亩地收100元钱,钱收回归村集体所有。
为了了解相关政策,记者又向乡里了解情况,乡里的答复和村里一致。在确定政策无误后,记者联系了李女士,向她解释了相关政策,在记者的反复开导下,李女士认同了此事。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在《民生问答》来电中经常能碰到,为了化解市民对相关部门的误解,记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解读透政策,然后再去说服市民,让他们真正领会。
变身和事老化解纠纷
楼顶漏水、老板欠薪不给、车胎裂纹厂家不给换……遇到这些事,记者就得变身和事老,解决问题。
市民郭先生,购买车辆仅4个月,轮胎就出现了裂纹。售后称,鉴定数据已上传到厂家,厂家认为是正常现象,不在三包范围内。
记者联系了该车辆的售后及厂家,多次协调下,厂家终于同意给郭先生更换了新轮胎。事情解决后,郭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没想到晚报记者能这么负责,一次次打电话帮忙沟通,太感动了!”
《民生问答》办得好,是我们心中的品牌!希望《民生问答》坚持下去,让更多百姓的难题得到及时解决……
一年多以来,记者经常能接到这样的回馈。
有事找晚报,你有问我必答,这既是《民生问答》对市民的一句承诺,也是为民解决烦心事、操心事和不平事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