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不仅在国内,
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头一份”,
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和学说可以借鉴,
所有的尝试
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郑哲敏更是从零开始。
在此之前,
他连炸药和雷管都没见过!
他们先去北京汽车厂
想着能不能先尝试着
为工人们炸一个汽车后箱盖。
郑哲敏回忆说,
开始,他们想得很简单,
以为做个模具,把钢板铺上,
底下放上炸药,一炸就行了。
可结果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击:
不仅汽车零件要求的精度完全没有达到,
做出的成果简直惨不忍睹
钢板就像破布一样被炸得稀巴烂!
被寄予厚望的他们,
却做出这么个“四不像”。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
中科院力学所的篮球场上,
随着一声巨响,
围观人群屏息凝神,
关注着爆炸发生的地方……
当响声和硝烟散去后,
一片薄薄的铁板
被精准地炸成
一个光滑、完整的小碗。
原来爆炸成形在工厂碰壁后,
郑哲敏意识到在生产应用前
必须先做好充足的科学研究。
他回到研究所组织三个研究组
对金属板的变形过程进行实际测量,
提出了模型试验所应依据的
几何相似律以及能量准则,
并为工厂设计了一整套
确定成形工艺参数和条件的试验方法。
经过反复研究和尝试,
这一次,郑哲敏的爆炸试验
终于成功了!
钱学森激动地
拿着这个小碗绕场一周,
给在场的所有人观看。
并高兴地断言:
“可不要小看这个碗,
我们将来卫星上天
就靠它了!”
随着现场响起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个新的学科由此诞生了,
钱学森将它取名为“爆炸力学”,
带头人就是郑哲敏。
大家急需看到这个新学科
应用在实际工业领域。
当时我国的航天部门正在从事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但由于加工工艺的落后
火箭里面很多形状特殊的关键零件
做不出来,
这成了火箭上天的一个大障碍!
证明爆炸力学实际效果
的机会来了!
1956年郭永怀与郑哲敏亲切交流
郑哲敏接到了任务:
用爆炸成形的办法制作火箭零部件,
不仅做出的零件要符合标准,
还要找到里面的规律。
钱学森施加了“高压”:
他对郑哲敏说,
两三年后,就要开一个国内大会,
让他汇报科研成果!
当时经费有限,
也没有好的仪器,
但郑哲敏团队和工业部门合作,
排除万难,
生产出了质量很高的火箭零件,
如期完成了目标!
1964年,
他们获得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NO.4
“就想为国家
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还没等郑哲敏在爆炸成形领域
进一步深耕细作,
祖国在国防工程方面的需要,
又使他转行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核爆炸效应的研究。
在这个领域,他一干就是十年。
他和同事解伯民
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
流体弹塑性模型,
这种模型将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岩石
视作兼有流体、固体特性的介质,
并给出统一的方程来描述运动规律,
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