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检察院实现司法救助效果长效化

2021-08-31 12:05:27 作者: 海淀区检察院

“做吧!”老姜在意识清醒时,做出了自己的决断。办案组成员放心不下,又帮老姜办理了住院手续,妥善安置后才最终离开。“通过办理这起案件,我们对‘案结事了’4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杜琳告诉记者。

将历年来被救助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列入档案,定期通过电话、实地回访,一方面跟进了解被救助人的生活状况,避免脱贫后返贫,另一方面监督司法救助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司法救助金被挪作他用。“前几日,经电话回访,老姜在养老院生活稳定,恢复良好。”杜琳一颗心总算落了地。

多措并举 开展司法救助后续关怀

结合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建立司法救助档案制,定期回头看……此外,海淀区检察院还采取了多种举措进一步加强司法救助金发放后的跟踪回访和后续关怀。

比如,联合政府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实现救扶结合。“我们对‘因案致残、因案致贫’的司法救助案件当事人除发放救助金外,为解决其医疗、就业、养老和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等问题,还通过联合当地的民政、扶贫、医院等部门召开圆桌会议,救扶衔接,为当事人寻求更多的社会救助。”海淀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杨陈炜介绍道。变单一救助为多元救助,在司法机关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帮扶下,海淀检察院助力被害人家庭走出困境。

实践中,海淀区检察院办理了多起异地救助案件,路程遥远,长途奔波不仅成本高,而且影响司法效率,杨陈炜提到,“我们在办理此类案件时,通过与当地检察院联合,延伸了检察机关的触角,发挥属地检察机关的力量,能够方便跟踪回访,有突发情况迅速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举大大提升了监督实效,两地检察机关形成合力,让远在他乡的被救助人“看得见、摸得着”。

一次救助、长期关怀。“我们关注被救助人的心理健康,协调社会力量对被救助人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被救助人靠自己的双手让生活重新走上正轨。”海淀检察院将被救助人的未成年子女作为重点关怀对象,开展献爱心捐赠活动,让被救助人的未成年子女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持续关注其心理健康、学习情况和家庭生活环境,用检察机关的大爱和担当为被救助人的未成年子女保驾护航。

据统计,近年来,海淀区检察院经排查对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7件做出予以救助的决定,共向被救助人发放救助金人民币150万元,有效助力了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案件受害人走出困境。(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