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防沉迷”背后的黑灰产业

2021-09-01 03:20:06 作者: 网游“防沉迷

人脸识别黑产钻“实名制”空子

这条产业链上,账号买卖只是冰山一角,在利益驱使下,更有黑产人士为未成年网游玩家提供“过脸”服务。

这些黑产人士并不难找。在知乎上搜索“××游戏人脸识别”,一条“打游戏的时候出现人脸弹窗怎么办?”的帖子跃然而出,并附有其QQ号。添加好友后,对方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给人脸二维码,不用上号,其就能帮过人脸。

聊天中,这名黑产人士还提到,买别人的二手号,换绑了手机号,基本上都容易弹人脸(识别),时间上并无规律,即使再次过了人脸也会重复弹,只是概率不一样,“但重复识别几次就稳定了。”

在转转平台上,卖家讯讯网游则表示,如果被系统抽中进行人脸识别,到时候随便找个满18岁的人刷脸即可。

这番话,实际上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部分网游“实名制”存在一定漏洞——只认身份证号,不认人。

在体验手游《植物大战僵尸2》时,记者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大全,随机填入其中一串身份证号码,系统显示“已实名认证”,就这样顺利进入游戏,持续玩了2个多小时,未受到未成年防沉迷系统在线时长限制。

“实名制”流于形式,社交平台上由此催生出大量黑产人士。

“35(元)出明天毕业”“40(元)帮过,给料子,接精修,出精修教程。”“预定17号毕业,高清白底,高清白底……”最近半个月,在一个聚集了众多“人脸”黑产的微信群组里,每天都有人发布这样的“人脸”买卖消息。

外人很难读懂“人脸”黑产圈的“语言系统”。据知情人士介绍,“料子”就是用大头照制作出成品视频,“毕业”则是指年满18岁。“他们专找那种快要成年的人来过人脸,收料子、修图等环节都有专人来做,还通过代理一级级往下发展。”

该群的黑产人士小明称,他收的“料子”一般都用来过游戏人脸,自己卖渠道,首次收费80元,后续服务20元。“我自己做一单赚60多元,没头的时候就收别人的,一单赚30多元。”

为了维持客源,小明需要不断寻找即将成年的“人头”。当记者对此表现出兴趣后,他开出条件——每个人头给予200元酬金,“发名字和身份证号,到时候配合扫脸就行。”当问及更多过脸细节时,小明变得谨慎起来,“这个你别管,你还没到这一步。

官方回应

如何执行通知内容,确保未成年人真的只能在限定时间内登录?未成年人借号登录怎么办?

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家长加强监护督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更好地帮助指导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

多家游戏企业向记者表示,针对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通知、要求,公司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腾讯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试点,将原来的“零点巡查”升级为“全天巡查”,可疑账户全部重新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网络游戏近期明确要求“经公安实名校验确认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将无法登录游戏体验”。这些游戏的主题涉及恋爱、娱乐圈等。

专家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德良认为,要将游戏账号买卖出租问题与未成年人保护、游戏市场的秩序管理结合起来,综合管理。刘德良说:“对整个网络游戏的监管,包括游戏账号的出租交易、未成年人沉迷乃至成年人防沉迷,要放在这样的一个高度上界定。因为我们国家刚刚通过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游戏运营商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应该建立怎么样有效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我觉得从账号的注册到每一次登录和登录时段的长短进行远程动态的实时身份验证。”

来源: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