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左右,陈女士正式进去洗胃。整个洗胃过程一共插管三次,由于之前喝水较多,吐得衣服、病床,甚至操作医生的身上全是呕吐物,“有点失控”。总算完成洗胃后,陈女士全身发抖,并伴有胃部、喉咙的剧烈疼痛。
随后,医生要求留在抢救室输液(保胃的药),并表示不能进食进水。由于输液完成后,陈女士的疼痛症状仍然存在,于是在医生的要求下留院观察一晚。
22时07分,陈女士的朋友从家中拿了干净的衣物回到医院。喜茶员工在急诊门口告诉她,再次和供货商口头沟通下来,样品的成分不是“正己烷”而是其他两种化合物,同样无法提供书面材料。
“我朋友坚持要拿到化学式成分交给医生协助判断毒性,最终他们才将两个化学式通过微信发给我朋友,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聚二甲基硅氧烷’。”陈女士回忆,但当时的她已经完成了洗胃在抢救室输液。
8月30日,输完液的陈女士在14时左右离开医院,由于所走的门不同,再加上身体虚弱,未能与在医院等候的喜茶员工面谈。
9月1日,陈女士发给记者的与喜茶负责人的短信截图
“当天,我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个书面的解决方案,但对方不愿意短信答复,坚持电话或见面。我由于刚刚做完一个皮肤手术,伤口的线都没拆,再加上这次经历,实在没有精力与他们见面。”陈女士告诉记者,在整个过程中,考虑到如果让喜茶的店员付医药费,届时公司可能无理推卸责任给店员,不给予他们报销,“所以所有的诊费和治疗费,除了中间有个急诊项目是喜茶店员拿去支付外,都是我和朋友自己付的。沟通过程也没有言语吵骂等”。
2
在陈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里,记者看到,8月31日早上,自称是喜茶负责人的陈小姐在短信里告知陈女士,样品柚柑瓶的内容物质为“液态硅胶”,并表示“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9月1日,陈女士发给记者的与喜茶负责人的短信截图
8月31日晚,陈女士和朋友一起去了南翔派出所报案。“民警非常友善,也给我做了笔录,并建议我可以去食品监督管理局鉴定该样品的成分。”陈女士说,当晚负责人陈小姐又与我进行了一些短信沟通,“但我感觉,她的言语间多有推辞,最后她提出可以赔偿我所有医药费外,还向公司申请了8000元补偿费。我暂时没有回复”。
9月1日,陈女士发给记者的与喜茶负责人的短信截图
昨天(9月1日)上午,陈女士去医院复查背部开刀伤口,同时挂号消化科复查。“两位医生看了我8月29日和30日事发两天做的血验检查留档后,都提出当时我有一个肝功能指标异常,要求及时复查。”陈女士表示,由于当时已经吃过早饭,原计划今天(9月2日)早上去医院做空腹抽血,但因为整夜没睡,担心指标会受影响异常,故决定休息几天再去检查。
“我已经保留了所有物证和一些视频和录音,也请了律师。”陈女士强调,她会对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负法律责任,“除了法律规定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外,我不会额外要求喜茶支付其他费用”。
在陈女士看来,最好的公关永远是真诚待人,承认事实。她的诉求很简单,希望喜茶承认在此次事件中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问题,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她公开道歉。
“我对喜茶这次的处理是非常失望的。第一,喜茶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店员将不明工业用品当作食物送给客人,就显示了他们内部流程、风控,以及培训的缺失。”陈女士表示,“第二,喜茶在出事以后,虽然态度很好,也陪同治疗,但无法第一时间提供该工业用品成分,并在与供应商沟通过程中推诿。最关键的是,前后三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至今没有提供完整检验报告,这让我很不安,已经好多天没有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