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火炬”测气象 精准预报10分钟

2021-09-03 01:20:24 作者: 手持“火炬”

观众可在服贸会现场体验即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手持气象站设备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冬奥网络安全运行模拟指挥系统亮相服贸会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展陈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展区1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社会关注度持续升温。气象保障和网络安全作为两大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冬奥会保障项目,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在昨天开幕的2021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北京冬奥会数字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和冬奥网络安全运行模拟指挥系统携手亮相展台。观众可以现场体验即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手持气象站设备;驻足在冬奥网络安全运行模拟指挥系统前,感受在“安全大脑”的指挥下对恶意攻击的各个击破。

手持便携气象站精细预报身边天气

在国家会议中心1层国别展展区的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展上,北京冬奥会数字气象服务保障系统被设置在了展台最明显的区域。大屏幕上播放着冬奥智慧气象保障的宣传片,旁边的气象测试仪引起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注意。和生活中常见的固定气象仪截然不同,展示的这款仪器就像一根火炬,可以轻松地举在手中。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展区的董丹蒙告诉北青报记者,像火炬的这个仪器是中国气象企业自主研发的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这款专业手持气象站将应用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这次把它带到现场,就是想让观众真实感受一下它的便捷。

北青报记者发现这种手持气象站就像一种私人订制,可以支持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多个要素的测量。在展会现场,记者按动气象站的下部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现场的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3.8%,气压为1010.8hPa……

董丹蒙说这种手持气象站在北京冬奥会上将主要用于应急使用,它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变身超级便携的气象站,将数据传输到后台信息中心,为体育赛事的应急保障提供快速高效的气象应用,这也是推动我国气象预报精细化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除了服务冬奥应急的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北青报记者在展台还发现了一款已经转化为民用的袖珍手持气象仪,气象仪看上去像一部老式的手机,打开就可以测量自己身边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目前,一些骨灰级的马拉松爱好者已经装备上了这种“移动气象站”。

北青报记者在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展台上了解到,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的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交通、媒体转播以及冬奥会期间城市安全运行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2021相约北京雪上测试活动中,经历了大风降温、高温融雪、沙尘、降雪、低能见度、冰冻等高影响天气。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健说,气象条件是北京冬奥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气象部门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冬奥会滑雪项目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非常高,天气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目前,气象部门已经建立起了非常精细化的监测系统。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气象部门在三个赛区建设了1021套全天观测设备,涉及12个要素的山地小尺度立体气象观测网,做到了监测精密。冬奥气象预报人工智能深加工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第一次应用于冬奥气象预报。

孙健表示,我国自主开发构建的冬奥赛区“百米级、分钟级”0-24小时的短临气象预报核心技术体系,将在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实现10分钟更新、百米网格的0-24小时数字气象预报服务。

冬奥网络安全运行模拟指挥系统亮相

综合展区内数字服务专区,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网络安全服务与杀毒软件官方赞助商的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他们的冬奥网络安全运行模拟指挥系统。

超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模拟指挥系统的整个构架。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制服和注册中心、残奥大家庭酒店等涉奥场馆或者酒店的三维立体图出现在画面上。对于这些关键点位,网络安全运行指挥系统可以直接监测到它们的网络安全运行情况,网络蠕虫、远程木马、威胁情报等告警信息实时显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