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河南被雨吓“怕”了吗?

2021-09-05 11:23:34 作者: 微评:河南被

大象新闻·河南新闻广播编辑 赵东

7月20日,一场罕见的极端暴雨突袭郑州,自此,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河南多次遭遇降雨来袭。

有人说,近两个月以来,河南的雨就没消停过,因而,在微博上,#郑州别下了#这个话题也冲上了全国热搜,截至目前,阅读量高达3.9亿。

据统计,2021年1月1日至今,郑州市累计降水量已达948.63毫米,较多年同期均值454.42毫米偏多494.2毫米(108.75%)。

“从早下到晚,湿淋淋的出门,湿漉漉的回家。每一个冒雨出门的工作日,都体会到打工人辛苦。”

“因为下雨,鞋袜湿了也就算了,衣物晒不干也算了,早上出门还打不到车,不出意外地……又迟到了。”

“能不能别下了,感觉郑州把这几年的雨都集中到这两个月了 。”

有人说,河南被雨吓怕了,但凡是降雨来袭,微博同城热搜便被相关话题所占据,微信朋友圈,以及各种群里也充斥着各类有关降水的提示、预警信息。仿佛每次降水来临,河南人都草木皆兵、胆战心惊。

河南人被雨吓“怕”了吗?是的,我们真的怕了,如今我们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些因暴雨逝去的同胞,那些漂在水中的车辆,还有被洪水冲毁的家园,等等等等,这些不仅让我们痛彻骨髓,更让我们在每一次暴雨来临时如惊弓之鸟一般满心忌惮。

还记得“8·20”之时,气象预警预报实时发布,商店关门闭户,职能部门严防死守,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新闻媒介不间断更新相关消息。

针对这些措施,有人评论,河南是真的“怕”了,诚然,这是一种“怕”的表现,可这样的“怕”,却无形中为老百姓搭建起了“安全”防护网,这样的“怕”,笔者认为“怕”得好!

先来说说城市的防洪、防涝建设。城市建设在防洪、防涝上是有相应标准的,但在实际建设中,由于旧城改造、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之瞬时雨强预测这个世界性难题,从而导致城市中防洪、排涝的地区间差异。虽有差异,但城市建设和管理却能从预警预报中提升日常应急处置、管理能力,以弥补此中不足。在近几次的暴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强降水来临时,相关部门已能快速反应,运用行政手段进行预先干预,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再来谈谈预警预报,每当出现重大灾害情况,气象和水务部门的数据是共享的,理论上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政府各机构、气象台之间每天定时会商,不同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交流研判灾情,决定应对策略。然而,不仅仅是河南,很多省、市在政府应急响应中缺乏真正实际可操作的预案,当灾难来临,应急响应来临,还是不知道如何走、如何疏散、如何救援。

为此,在8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点击蓝字查看),对突发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级的同时,《预案》对应对原则、应急预案体系进行了明确。更为重要的是,对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内容做出详细规定。

《预案》的出台,补足了应急响应操作能力弱的短板,在灾难应急处置过程中,无疑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最后再来聊聊普通民众对于灾害的认识,以及防灾减灾的意识。遇到灾害我们该怎么做?这有赖于相关部门不仅仅要告诉大家遇到灾难该怎么做,更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防灾减灾要“知行合一”,日常训练、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松懈,也一样需要“常提”、“常练”。

河南,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饱经沧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原儿女也有着不屈的铮铮铁骨,然而,这次特大暴雨也是真的让河南人“怕”了。一场场降水中,河南从上至下严阵以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怕”或许真的是件好事,这不仅是对于灾难意识上的更深层次认识,更是“生命至上”的一种现实表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