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端午节有哪些含义?

2021-02-11 18:30:22 作者: 端午节的端是

  端午节是全年四节操之一。端午节还有“五月端”、娃娃节等别称。那么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端午节有哪些含义?本篇文章小编就为我们带来了详细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

  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最初、初始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称号。端,古汉语有最初、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气把五月的前几天别离以端来称号。

  “端午”一词最早呈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称号。端,古汉语有最初、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气把五月的前几天别离以端来称号。

  端午节有哪些含义

  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次序计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含义二:

  端午节,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初步”、“初”的意思。初五能够称为端五。阴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而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义: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正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名“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忌,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愈加遍及。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的古文化

  端午节其实并不是只要一个姓名,它前前后后简直有二十多个姓名,其间还有重五、重午、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一系列的姓名。从上面的这些姓名能够看出来,端午节是有多么的吸引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姓名,也就阐明的它的含义也是特殊的,所关于端午节就得好好说说。

  在古书《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意思便是说仲夏中端午中,端这个意思便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字在我国的古代便是指的最初的意思,便是一个月,一个时期的最初的初始的意思,所以端午又名“初五”。

  其实古人对古代的节日都十分的注重的,在古代每个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便是“端五”。在元代有陈元靓的史书《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致五谓之端五。”意思便是京师市尘人把五月初一叫端一,初二顺次类推,初五便是端五了。所以古人比较习气把五月前几天用端来描述。

  所以端午节的端字是什么意思我们也清楚了,再看看端午节的“午”字吧。

  古人有天干地支这样的留念方法,假如依照阴历的第一个为寅月的话,那计算到了五月的话便是“午月”,由于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样来看的。由于端午节的月和日也都是相同的,所以端午节又名“重五、重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