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电网“骨架”日益强起来

2021-03-04 14:50:44 作者: 西藏电网“骨

  在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甘肃人闫晓明运营的酒店大堂里灯火通明。“要不是接入了大电网,咱们还真不敢这么用电。”闫晓明笑着说。

  闫晓明所说的“大电网”指的是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至此,闫晓明地点的萨嘎县总算接入了安稳牢靠的大电网。

  提到电,闫晓明打开了话匣子。2000年,他来到萨嘎县开百货商店,其时夜晚照明主要靠油灯和蜡烛。之后,县里修建了小水电站,但冬天河水结冰,电力不稳,他又用上了燃油发电机。在萨嘎多年,他先后承包运营宾馆、酒店,生意越做越兴旺,燃油发电机的功率也越来越大。“那时候最大的希望便是能用上安稳的电能。”闫晓明说。

  之所以会呈现缺电或供电不安稳的状况,是因为其时日喀则西南部的萨嘎、吉隆、聂拉木、仲巴等县以及阿里地区东部的普兰、改则、措勤县均未并入国家大电网,当地乡村电网长时间处在孤网运转的状况,电力主要由当地的小水电和光伏电站供给,供电牢靠性较低。

  为了处理上述问题,总投资74亿元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于二零一九年9月正式开建,并于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建成投运,该工程完毕了西藏阿里电网长时间孤网运转的前史。西藏萨嘎、吉隆、聂拉木、仲巴、普兰、改则和措勤等7个县用上大网电,沿线16个县38万农牧民完成了从“油灯”到“电灯”、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改变,标志着全国最终一个地级行政区接入国家大电网。西藏也由此迈入了主电网掩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互联互通一致电网新时代。

  从西藏平和解放时发电才能为“零”,到各地市局域电网逐步构成,再到青藏、川藏、藏中电力联网、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四条“电力天路”连续贯穿,几十年间,西藏电力工作蓬勃开展,为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主电网的“大动脉”分支向下,衔接西藏千家万户的供电“毛细血管”也日渐丰盈。其间,二零一八年发动的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造工程,在二零二零年6月顺畅竣工。工程总投资97.75亿元,约占全国“三区三州”农网改造晋级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新建和改造主配网线路约1.9万公里,惠及西藏69个县350个城镇4860个村,处理和改进了23万户67.2万农牧民大众的用电问题。

  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西藏骨干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不断上新台阶,电网“骨架”日益强起来。“十三五”以来,跟着西藏主电网继续改造晋级,供电服务和保证才能大幅提高,供电规模不断向更偏远地区延伸,西藏农牧区电网的相貌面目一新,农牧民大众的出产日子也在安全牢靠的电力供应中逐渐发生着改变。

  近5年来,西藏电网用电负荷继续坚持快速增加态势,二零二零年最高用电负荷已达到170.4万千瓦,年均增加19.2%。全社会用电量从2015年的40.53亿千瓦时,跃至二零二零年底的82.45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