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会泄露隐私吗

2021-03-13 10:23:16 作者: 扫码点餐会泄

这是一个诱人的生意,有媒体报道称,肯德基在顾客提交订单支付之前,系统会给出推荐搭配,比如“再加一对鸡翅更实惠”,在“实惠”地打动下,不少人都会接受。通过这种手段,肯德基App客单价平均提升2%。

属过度索取信息

这一切的前提是顾客要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买单”,每一次消费都会被记录。只是简简单单想吃一顿饭,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信息却又透明了一层。有网友表示,微信里有各种各样餐厅推送的消息,每去一家餐厅,就要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

《IT时报》记者从餐饮软件服务提供商处了解到,获取授权后,顾客信息可以保存在餐厅自己的本地服务器上,餐厅只需登录系统即可查看会员信息。也可以保存在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如果用这种保存方式,软件服务提供商也可以看到会员信息。“如果餐厅会员信息保存在我们的云服务器上,我们也会设置权限,不是任何人都能查看。”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餐厅的本地服务器或者服务商的云服务器是否安全不得而知,弄一个扫码点餐系统不难,但餐厅有没有能力保护好数据却要打上问号。消费者不仅失去选择的自由,还有泄露隐私的风险,这是否有必要?

在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延轩看来,扫码点餐用的都是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必然与微信连接在一起,是否超过必要性原则,关键要看技术上是否必要。餐厅如果可以在系统内设置不收集信息、不获取授权,让顾客直接点餐,那么获取姓名、手机号、微信等信息明显属于没必要,可以算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点餐并不需要实名认证。

根据一些餐饮软件服务提供商的说法,是否需要顾客信息、需要多少授权,取决于餐厅,可以实现纯粹的扫码点餐。

“从法律层面上看,相关部门只对App获取权限做过规范,现在小程序没有基本的隐私政策,而且对于小程序收集个人信息的监管是缺失的。”徐延轩说。

不少顾客用完餐便取关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余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顾客对扫码点餐的看法,他们都在就餐时用过扫码点餐服务。多数人对扫码点餐的便利性表示认可,但认为点餐时出现的网络卡顿、点餐流程复杂等情况让人感到“焦虑”。对于点餐时出现的强制或自动关注公众号、要求注册或自动成为会员、填写手机号与姓名等附加条件,多数受访者认为侵犯了隐私空间,担忧存在信息泄露风险,顾客不该以让渡个人信息换取便利。

消费者李文告诉记者,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可以根据点餐系统协同点餐、加菜,比较便利。但商家会让扫码关注公众号中的“服务号”,推送消息时会占用她的注意力。她坦言,就餐后,会取消关注公众号或在注册填写会员时填写虚假手机号、名字和生日,“这是对自我的保护”。

此外,李文时常会带着50多岁、患有老花眼的父母就餐,扫码点餐时,父母经常因为点餐页面字体太小看不清,需要她念着听。李文说,有一次带父母去一家披萨店点餐,虽然可以同时看菜单或扫码点餐,但最新的菜品和套餐只能在扫码点餐时看到,她觉得这对老年人“很不友好”。记者注意到,财经网曾在微博发起投票“你为什么不愿意扫码点餐?”有3.8万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超1.9万人不愿意扫码点餐的原因是“要关注公众号”,人数排第一,接下来是“对老年/无手机群体不友好、担心隐私泄露”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