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两废太子胤礽,旁人都没看出康熙真正用意,却让胤禛捡了便宜

2020-10-31 13:42:53 作者: 康熙两废太子

身为皇太子的胤礽,可以说是康熙悉心培养的储君了。但后来,胤礽为何二度被废,落得晚年凄惨幽禁而亡,以至于,他的嫡子弘晳都被乾隆皇帝打压,这个问题值得一说。

据史料记载,胤礽第二子弘晳是为康熙的皇长孙,自幼获得祖父宠爱,抚育宫中。在其父胤礽被废太子之后,弘晳已长成了一名青年。他为人贤德,故时有传言康熙帝会因宠爱弘晳会第三次册立胤礽为储君。

其实,对于胤礽的废立,正史上说得很清楚,康熙觉得胤礽缺乏“爱心”,不珍惜兄弟情谊。所以,第二次废他之时,已然决绝之态,任何人都无法劝说康熙回心转意了。

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两点:

一、康熙感觉自己的帝位受到了威胁;

都知道,康熙是一位非常长寿的皇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虽然,历史上多子多孙的皇帝不少,但像他这般,儿子几乎个个有能耐的,真是少之又少。

其实,这也培养了大量的皇位窥探者,康熙能不清楚这一点吗?没有哪位父亲不希望子女不成才,不过,作为皇帝而言,他只能挑一位接班人。

其实,对于胤礽来说,他主要是沾了生母的光,出生后不久就被立为了太子。他本人的资质也不错,文武精通。若是康熙没有那么长寿,胤礽大概也不会有如此危机之感。

但是,当他的弟弟们陆续成人,并且,各方面展示的才华都不输于他时,他必须得考虑自己的将来了。他虽然有顶皇太子的帽子,也参与朝政多年,但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一定能当上皇帝。《清史稿》中就说了一个故事:

十八皇子突发疾病,康熙很是着急,但作为哥哥的胤礽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爱。也许,康熙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如民间普通家庭那般兄友弟恭,不过,对胤礽来说,任何一位成年的皇子都是他政治上的潜在对手。于是,他暗中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也许,胤礽没有想明白,他能做皇太子这么久,已经说明康熙很念父子情谊。他若是继续做一个“听话”的儿子,没有人可以替代他。

历史上不乏逼宫的事例,胤礽作为皇太子,自然有不少拥趸者,而更多的人是希望能在一次博弈中,就捞足自己的政治资本。不过,胤礽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康熙,以及很多实力不弱的兄弟。而且,他的这些兄弟们,还不时在康熙面前说他的坏话。

比如:说胤礽放纵奶妈的丈夫,还截留蒙古的贡品等。这些“罪证”都是暗示胤礽不配做一位好皇帝。康熙为何会选择相信,而不是派人去调查真相呢?因为,他从这些“小报告”中,“感觉”到了胤礽的势力,似乎隐隐要超越他。

所以,康熙直接给胤礽定了性:“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虽然,康熙是一位好父亲,不过,他更看重皇帝的身份,希望儿子们能好好听他的安排,而不是表现出对皇位充满兴趣,哪怕他是储君。

二、康熙二度废胤礽是在宣告自己的绝对统治权;

胤礽第一次被废的直接起因,是在一次返京途中夜宿时,胤礽偷偷靠近康熙的帐篷窥视被发现,康熙认为他要“弑君”,就直接将其给废了。《清史稿》是这么说这段历史的,当时康熙要废胤礽时,说了一大段理由:“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这里的“允礽”,是雍正继位后重新改的名。

这段话说的很厉害,说胤礽不尊祖宗规矩,不听康熙的话,品行恶劣,康熙已经包容了他20年。若是按照这段说辞,可以推断康熙已经无法再忍受胤礽了,那为何又在同年释放了他,第二年将其重新复立为太子呢?

其实,康熙是想通过这个事情,好好教育一下他的儿子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