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安排从缅甸撤侨?中方回应

2021-03-16 09:37:42 作者: 中国是否安排

从事旅游业的张先生家住莱达雅工业区内,打砸事件发生前,他到仰光市区一家酒店住了一晚。15日上午,听说回莱达雅的一条路已经恢复通车,张先生决定开车回家。从张先生发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原本宽阔、笔直的水泥马路上,现在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一道用沙袋、木料、轮胎或水泥墩搭成的路障,车辆必须走“之”字形绕过一道道路障。在跨越连接仰光市区和莱达雅工业区的莱达雅大桥时,地面上满是物品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灰烬。张先生在视频中感叹:“这就是一场灾难。”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回莱达雅镇区的路上没有看到军人和军车,也没看到任何警察。尽管局面看起来似乎比昨天更安全了,但张先生还是决定撤离在莱达雅工业区的家,“搬到(市区)宾馆住一段时间再说”。他说,现在好多酒店都已经客满,基本上入住的都是外国人,或者一些缅甸当地的有钱人,“酒店的安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国际酒店,暴徒们还是不敢造次的。”

在缅经营多年的商务人士鲁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14日晚一直在密切观察事态的发展,没怎么敢睡,“15日早上起来后,周围没发生什么事,至少不像14日浓烟滚滚,也没有听到枪声。”“莱达雅似乎恢复了安宁。”不过鲁同表示,他现在还在莱达雅工业区的家中不敢出门,“我再观望一下,如果条件允许,也许会尝试回到仰光市区,那里还是相对安全一点的。”

同样感到局面有所缓解的,还有在中资企业Heng Mao (缅甸)服装有限公司工作的缅籍员工钦素琳。“我们的工厂比昨天安全了,”她15日在采访中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莱达雅工业区实施军管后,这里来了一些军人,“据说有三五百人。”不过她并没有在工厂附近看到任何缅军士兵,所以守护各自工厂的任务就更多地落在工厂员工的肩上。

和前几位受访者感受不同的是,杨先生并没有感觉到实施军管后的莱达雅比14日更安全了。杨先生在莱达雅工业园区里拥有两家酒店、一家公司,它们全都在14日遭到当地暴徒的打砸,“整个事件从下午一点半一直延续到凌晨三点,可能来了好几批人,有闹事的、趁火打劫的,还有偷东西的,他们都带刀带棒,确实很恐怖。”他告诉记者,就在15日中午,又有持刀暴徒出现在他们酒店附近。

“这次事件对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对我们心理上的创伤同样非常巨大。”杨先生说,“我们这些中资企业在缅甸投资,发展了当地经济,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还积极参与了很多慈善工作。如果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遭遇这样的事情不能及时处理,不能给外资企业一个好的答复,也不能对外资企业在缅甸的经营发展提供保障的话,谁还愿意来投资呢?”

缅甸全国示威活动继续

赵立坚15日强调,中缅经贸合作始终基于互利共赢原则,有利于缅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缅当地民众。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不符合缅甸和缅甸人民的利益。中方呼吁缅甸民众合法表达诉求,不被煽动和利用,以免影响中缅友好大局。

15日,缅甸全国抗议示威活动继续进行,仰光三羌镇区和九文台镇区都是抗议示威重点地区,有报道称,现场传出密集枪声。

15日,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原计划将再次在内比都法院接受庭审,但因为缅甸全国短时间大面积断网,对昂山素季的庭审不得不改到下周进行。此前她已经被指控违反《进出口法》《自然灾害管理法》和《电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