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推进社保扩面、优化报销流程

2021-03-17 11:09:17 作者: 各地不断完善

  各地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推进社保扩面、优化报销流程

  织牢保障网 托起好生活(会后探落实·办好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苏 滨 张云河 姚雪青

  核心阅读

  为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各地不断完善医保制度,对生活困难群众实施多重保障;扩大社保覆盖范围,重点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保障网络;开展医保异地报销实时结算,让患者少跑腿。

  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看病吃药负担减轻

  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什归置得整整齐齐,就连沙发布都看不到丁点儿褶皱,这是田建容的家。再仔细打量,只见她脸色红润,一脸乐呵呵的,很难想象,55岁的她已罹患癌症近7年。为何精神状态这么好?记者后来才弄明白,除了遵医嘱保持好心态,更重要的是医疗政策的改善让她对生活重燃希望。

  田建容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2014年,丈夫因病去世,同时欠下不少外债,成了贫困户。为了还债,她打算到遵义当保姆,不料体检时查出了癌症。得知病情,田建容整个人几乎崩溃,一度想放弃治疗,“给丈夫治病,落得个人财两空,哪还能折腾!”

  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减轻了田建容的负担。“从2015年到现在,不算药费总共花了10万多元。后来贫困户的医疗报销比例提高,自己只掏了2万元多一点。”田建容说。

  湄潭县医保局副局长童弋筑介绍,2018年,根据国家政策,遵义统一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其中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均对贫困人口倾斜。“以大病保险为例,取消贫困户大病报销封顶线,贫困户起付线比普通居民低50%,报销比例提高5%。”童弋筑告诉记者,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政府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看病模式,并将3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专项救治,完善医疗保障。

  随着病情逐渐稳定,田建容每天只需药物控制。“拿药费来说,以前一个月要1000多元,现在几百元就够。复查费用也从7000多元下降到2000多元,还不用到处跑,直接‘一站式’报销,省了太多事儿。”

  “现在药品价格和耗材费用逐渐下降,医保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医疗保障不断提升。我们要管好、用好群众的救命钱,确保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童弋筑表示。

  扩大社保覆盖范围

  重点人群应保尽保

  “真是多亏有工伤保险报销费用。”拆下绷带没几天,符志伟已经能下床,虽然还需在家里休养,但他精神很好,也很健谈。

  符志伟家住广西钦州浦北县北通镇平坡村,常进市里打零工。前不久,雨天工地地滑,他一下摔倒,摔得第三、第四腰椎右侧的横突骨折。被人抬到钦州市中医院,打针、拍片、针灸、泡药,再加住院费,林林总总一结账,要付5000多块钱。符志伟皱了眉:“家里本就花销大,一双儿女又上学。这笔费用,只能咬咬牙,挤挤了。”

  让符志伟欣喜的是,1月29日,钦州市社保中心向他足额落实了工伤保险医疗待遇。原来,施工单位已给他交了工伤保险。钦州市一直把建筑施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工伤保险扩面的中心任务,建筑单位不参加工伤保险登记缴费就不能破土动工。今年以来,钦州新增建安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人员1895人。

  “以前干活时有个小磕小碰,花多少钱都是自个儿扛、没人管。”符志伟说,“现在有了国家的好政策,负担真是减轻了不少。”

  把社保这张网织得更大、更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保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仅是钦州,整个广西都在发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罗俊鑫说:“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未参保人员,是我们扩大参保覆盖面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应保尽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持续开展参保扩面专项行动,调动各地落实全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参保率。

  依托新媒体、新业态平台、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各类基层服务平台,广西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针对性,广泛地开展社保政策“看得懂、算得清”宣传。截至去年底,广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919.5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37.73万人、失业保险410.58万人、工伤保险485.57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4.37%、122.19%、111.87%、109.88%,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下一步,广西将围绕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但要把社保这张网织得更大,而且要织得更好。”罗俊鑫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