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孩子的智力
具有启发性和感官刺激的环境
营养建立了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而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交流与链接,则源自孩子在生命初期所接受的感官刺激。
在生命的早期接受到的来自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恰当刺激,奠定了孩子日后的IQ基础。大脑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在营养充分的基础上,感官刺激越充分的孩子,大脑得到开发的程度就会越高,如同拥有一个更加大的容器一般。
当需要往容器里灌输东西时,越大的容器,能够容纳的东西便越多。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链接越加丰富复杂,意味着其能够处理的信息容量也越大。而脑细胞之间的这种链接,源自感官的刺激。
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高、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因为手指的活动刺激手指运动中枢,能促使智力的提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
亲自生活
何为亲自生活?即从孩子可以主动模仿大人拿扫帚那一刻起,给他们参与生活的权力。要知道,孩子每天进行的正常活动,尤其是自由玩耍和独立生活,就已经是在进行智力开发了。
体验对促进儿童认知更重要。所以,千万不要限制孩子游戏与探索的自由,更不要剥夺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
对于那些习惯了替孩子做好一切的父母,尤其要学会做懒家长。比如从孩子2岁多开始,就可以有意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安排的时候,明确告诉孩子:“你是家里的小主人,这是你分内应当做的。”当孩子做好了一项家务,予以及时的鼓励、认可。
别对孩子说:“你来帮我做……好吗?”或者用物质去利诱孩子做家务。这不叫参与,叫交易。
充满美好的童年
如果我们想利用孩子脑部发育的特性,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应该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美好的事物,并学会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体味,并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结。
美好并非要刻意去寻找。你不一定非要带孩子去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或者一定要带孩子去看多么奢华无比的艺术品才行。美好在于生活点滴间。
比如很普通的吃饭这件事,有多少父母曾经催促你的孩子“吃快点”?就是这样一个催促,把享受食物、感受大自然美味馈赠的好机会,给毁灭了。不懂慢下来吃饭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不懂生活的人。想滋养心灵,先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感官体验。
美好是存在于一切新鲜的、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当中的,包括故事、运动、艺术、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等。
带孩子接触这一切的时候,都请注意把握度。一旦事情变成父母威逼利诱,而非自然而然让孩子去接触、去享受,那么再美的东西也会变质。
音乐
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右脑,尤其古典音乐对孩子右脑的开发有很大影响。听钢琴曲时让孩子用左手模仿按琴健的姿势、听小提琴曲时可以让孩子模仿压琴弦的样子。此外,还可以在孩子从事其它活动时,创造一个音乐背景。
绘画
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
绘画也是提高儿童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学习将周围事物表现在纸上的过程中,帮助右脑细胞激活,促进右脑思维,对于提高创造力有直接帮助。
可以多带孩子参观花展、盆景展,以及各类博物馆,直观整体地欣赏美好事物。涂鸦也是一种综合训练,包括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能力,对右脑刺激也是多方面的。
运动
右脑在运动中对形象的感知及细胞的激发比静止状态更快更强。每天跳半小时的迪斯科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时有意识地让左手多重复几个动作,以刺激右脑。
可惜的是,中国人普遍缺乏运动精神,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运动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这一点,中国父母尤其需要警惕。
阅读及数学能力
在孩子7岁之前,并不鼓励父母过早地让阅读及抽象的数学介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或者说不太主张以书本的方式来让孩子接触阅读及进行数学运算相关的学习。但是做好阅读和数学的启蒙工作是父母们的重点。阅读及数学能力是IQ的具体表现,IQ是阅读及数学能力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