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决定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后,网友们都炸开了国,连日本网友都直怼道“让领导人先喝了核废水再说有没有影响这种话”,那么日本海鲜还能吃吗?日本排核废水海鲜吃了会怎样呢?下面就跟见闻坊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日本海鲜还能吃吗
在社交媒体上,日本网友连日来自发刷起“反对核废水排放入海”的标签。目前已有超过4.5万名网友参与,表示“不能让核废水流向大海”。
据日本经济新闻消息,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内阁会议后向记者表示:“按照科学依据,早就应该这样做了”,还称“那些水喝了也没什么事”。
对于这样的决定和说辞,日本网友说:“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你先喝吧!”;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日方个别官员称“这些水喝了也没事”,那请他喝了再说。”
那么针对此种情况,日本海鲜还能不能吃呢?
虽说辐射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生活环境中本身就有天然辐射也就是自然背景辐射。这些辐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和地球,全球平均的背景剂量为每年每人毫西1.5-3.5弗 (mSv)。
但是,含有放射性核物质的核废水被排入海洋,就算被无限稀释,它们依然存在,依然会带来额外的辐射剂量。
海洋里的各种鱼类、贝类等,会富集环境中重金属、放射性核物质等有害物质。各种有害物质随着海产品所处的食物链等级升高而不断富集,人吃了之后,就进入到人体。
日本核废水假如真的排入海洋,到底会富集多少、人吃了会怎么样等后续问题,目前都是未知数。
日本排核废水海鲜还能吃吗
一位远洋渔业专家透露,太平洋海域和其他大洋差不多,主要的经济鱼类包括金枪鱼、鱿鱼、沙丁鱼等,种类繁多。而被倾倒入海的核废水将直接影响到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2018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内检测发现,每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358有贝克勒尔的铯,放射性最高浓度竟达到每千克样本1880贝克勒尔,超标18倍。
要知道,鱼类是海洋生物的主体,在它们进行跨洋流动时,常常会把自己身上的放射性物质带到另一片干净的海域,并快速让该海域遭到污染,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朱文武打比方说,核废水就像潘多拉魔盒。放射性核素一旦投入海洋,就会被海洋生物所吸收。在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核素会产生富集作用,即在其生命周期中不断吸收核素。长此以往,这些海洋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就会比海水里的浓度要高。而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最终也将影响到人体健康。
“从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中国一直密切监测沿海地区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超标的迹象。”他说,“放射性核素不像其他常见的海洋污染物,它是一种同位素,属于原子层面,不可能像分子一样简单过滤,处理也需要非常专业的设备,因此渔业对此是‘防无可防’的。”他建议,相关检测部门今后要加强对我国近海海水及海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监管。
据了解,我国是水产品自给率比较高的国家,2020年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非常小,我国对水产品进口也有严格的质量把控。
处置核废水有没有更好选择?
据13日晚播出的《新闻1+1》,有日本国内环境专家说,在现有技术手段之下,把核废水储存在陆地上,即目前采用的办法,其实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而排放入海是一种偷懒、又不负责任的做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核环境工程教研所所长王毅认为,目前日本公布的数据不够公开透明,“除了目前公布的放射性物质‘氚’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物质、尤其是α放射性核素,这个很关键,数据必须要弄准确。”
王毅所长强调,海洋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产,不是日本的“后池塘”,应该由中韩等有能力进行检测的国家,对日本核废水的真实数据进行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