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宗商品,很多人其实还不知道这个什么东西,其实这就是对一些能够进入流通领域但不是零售环节的商品统称,近日据相关消息报道,发改委回应了最近有关大宗商品上涨的消息,对此想要了解具体内容的话下面就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发改委回应大宗商品上涨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回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时表示,这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价格并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孟玮称,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通胀升温,引起了各方面广泛关注。总的看,这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具有修复性和阶段性特征。同时大家也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孟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但这种传导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可控的。这样讲主要是在于我国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和潜力,同时,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供求循环明显改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因此,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孟玮表示,总体判断,今后一个时期物价将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到CPI,可以看到,食品和服务在CPI中占比高,且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粮食供应充裕,猪肉价格随着生猪生产恢复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蔬菜、水果价格将呈现季节性变化,这些都是CPI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同时,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供给充裕,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有望保持基本平稳。预计今年CPI同比涨幅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能够保持在全年物价调控目标以内。
章言该:大宗商品涨价,不会向CPI传导,但却会恶化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经济增长放缓后的自然结果是,竞争会变得激烈,行业龙头由于有品牌、规模和技术等优势,市场份额会向它们集中。最近几年A股市场常说的核心资产,基本都是行业第一或第二的企业,逻辑就是投资者认为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会稳步提升。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占的压力,疫情又加速了这一趋势。
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大型制造业企业的PMI指数都在52以上,而小型制造业企业PMI指数除2020年9月和11月为50.1、2021年3月为50.4之外,其它月份都在50这一荣枯线之下,对比来看可知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比大型企业困难得多。不少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没能扛过疫情冲击。
中小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大宗商品涨价会直接增加它们的生产成本。但由于终端消费不强,这些中小企业不能将成本上涨完全转移给消费者,利润被侵蚀,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体,它们生产经营的平稳,对创造就业、稳定社会和促进消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相比于向CPI通胀的传导,大宗商品涨价恶化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更值得关注。政策应继续坚持“不急转弯”的基调,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支持。
总的来说,今年大宗商品涨价,是全球再通胀预期升温、经济加速复苏和供给端约束的共同结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PPI同比,但向CPI通胀传导的压力很小,预计2021年CPI同比1.5%,和去年相比低了1个百分点。大宗商品涨价真正的风险在于,它会进一步恶化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需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
大宗商品上涨意味着什么
可以看到,这些价格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都是与工业相关性较大的商品。而商品价格的上涨,如果不是被操控的话,那就主要是因为需求增加引起的。若是因为需求的增长推动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那很有可能就是经济加速复苏的信号。
如此看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看起来是个好兆头,因为经济若加速复苏,收入也更有可能实现增长。然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未必全是好事,因为这也可能意味着将会迎来更高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