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退出运行

2021-05-10 17:48:44 作者: 多个城市公共

随着不少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大家都觉得生活更加便利了,也非常喜欢多了一些交通工具,可是有媒体报道显示,近日北京市几个城区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公共自行车退出运行,原来公共自行车存车点已经拆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跟随见闻坊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退出运行,多地城市公共自行车“退役”了。

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退出运行

公共自行车不仅环保、便捷,也成为了公共交通的补充,但是近日在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已经不见踪影。

5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市几个城区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公共自行车退出运行,原来公共自行车存车点已经拆除。

呼和浩特人流集中的地方,原来供公共自行车停靠使用的锁车桩已经全部空置,附近摆满了各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

无独有偶,之前武汉、广州等地的公共自行车已相继退出运行。

为什么这项便民出行项目在很多城市要取消呢?记者采访发现,公共自行车注册麻烦、停放地点受限制,车少故障多,导致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

与共享单车相比,公共自行车的局限性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共享单车。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的出现既方便快捷又绿色环保,由于交通拥堵,汽车、三轮车甚至电动车都无法通行,但自行车以小巧灵活的优势却能通行自如,这样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交通堵塞的状况了。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个公里”问题,让短途出行更方便。

不断被撤桩的公共自行车

随着丰台区公共自行车的逐步停运,这已经是四月以来,北京市第6个区开始针对公共自行车的撤桩任务。

北京公共自行车办卡受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前来询问的用户解释:

“ 目前,除了朝阳和密云没有接到通知外,其他站点都在陆续关停。”

不止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公共自行车早已宣告退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公共自行车也即将退出运营。

不少使用者对此表示出了惋惜:“ 一小时之内免费,一小时之外的收费也很便宜,说实话,挺划算的。”

不得不说,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建设投用以来,在解决城市出行 “最后一公里” 接驳和缓解交通出行压力,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此便民利民的一件好事,为何纷纷 “退场” 呢?

一来,公共自行车主要由各地政府投资建设,靠补贴运营,大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难以通过自身 “造血” 式发展把规模做大。

相比共享单车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而言,地方政府的资源毕竟有限。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数年来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13140辆,却有超过23万辆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哪种服务更触手可及可想而知。

二来,公共自行车虽然一度引领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新风尚,受到市民广泛赞誉,不过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 经常在出行的过程中找不到车......”“ 高峰期找车难、还车时还会碰到停车桩满员。”

这些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利性,使用户的体感大打折扣,再加上共享单车新业态的大力冲击,公共自行车终于完成了它的出行模式探索和过渡的历史使命,慢慢地退出了舞台。

有了公共自行车的这些 “前车之鉴” ,共享单车出现了。

共享单车:在乱世中诞生

在共享单车正式商用之前,用户的短距离出行一直不是很方便。公共交通不一定能直达目的地,打车的成本又太高,在这种背景下,共享单车应运而生。

等待时间短,出行足够方便,在距离目的地不远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几乎成为了用户出行的首选。本来是一件能有效提升用户出行便捷的产品,可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 “共享” 的概念有些偏颇,这也导致共享单车在刚刚推出不久,就遭到了大家的 “暴力对待” 。

层出不穷的用户添乱

有给共享单车改色想据为己有的。

有给共享单车大卸八块的。

有给共享单车上锁的。

有的因为共享单车被锁,导致自己不能骑,一生气就堵了锁孔,形成恶性循环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