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回应飞机上无线网络慢

2021-05-14 19:15:17 作者: 民航局回应飞

我们都知道在飞机上是不可以使用4G网络的,有些航空为了旅客方便在飞机上安装wifi,但是近期有些旅客反映飞机上的wifi反应速度很慢,5月14日,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庆介绍,目前,飞机上的无线网络速率相对较慢,主要是受到通信技术体制限制原因,下面就跟随见闻坊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民航局回应飞机上无线网络慢,飞机上能连wifi吗。

民航局回应飞机上无线网络慢

不少乘客反映,飞机上的无线网络使用起来网速较慢。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在5月14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庆介绍,目前,飞机上的无线网络速率相对较慢,主要是受到通信技术体制限制原因。为解决此问题,民航局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有效提升通信速率。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将传统卫星通信技术升级为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二是结合5G新基建,将ATG通信系统由4G升级为5G通信技术;三是优化现有网络结构,增强网络覆盖。

据介绍,今年,“推进航空器客舱无线网络服务”已纳入民航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民航局将制定相应政策,推动智慧民航发展,提升航空公司加装和升级无线网络设备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航空公司、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各方优势,激发市场活力,不断融合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

“相信在近年内,将有更多乘客能够进一步享受到高品质、多元化、有特色的空中网络服务。”张瑞庆表示。

为什么飞机上不能开手机呢?

原因是因为现有手机通信是所谓移动通信体制,发射信号需要有基站,但现在飞机机舱内尚未配备。如果不关闭手机或接打电话,需要手机用最大功率寻找基站,这容易导致个别工作异常的手机产生对飞机有害的干扰信号。

飞机上通信导航系统要接收数百公里以外的信号,系统灵敏度特别高,即使是十分细微的干扰也会对飞行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耗电特别快,就是因为它一直在用最大功率寻找基站所消耗掉的。

解禁

然而,就在 2017 年的 9 月份,中国民航总局通过了新条例,允许各家航空公司自行制定 " 机上通信器材管理条例 "。

1 月 18 日凌晨 00:16,东航 MU553 航班,从上海浦东飞往巴黎,成为国内民航首个全程 " 空中开手机 " 航班!而入南方航空、厦门航空、山东航空、春秋航空等也都陆续宣布允许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虽然手机是能开机了,但必须设置为 " 飞行模式 ",手机的飞行模式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那既然是飞行模式,又如何刷朋友圈呢?那就要进入本文的重点了 " 空中 Wi-Fi"。

空中 Wi-Fi

目前飞机上所支持的手机通信业务主要是基于 Wi-Fi 连接的数据业务,有部分航班已经提供机上 Wi-Fi。

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连接地面的 ATG(空对地)基站;

二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转接 Ka/Ku 频段卫星,再连接到地面通信网络(重点介绍)。

卫星频段

卫星通信使用到的频段有很多,最常用的频段是 C(4-8GHz)和 Ku(12-18GHz)频段,Ka(26.5-40GHz)频段是后起之秀。C 频段用于卫星固定业务,通常 6/4GHz 表示为上下行频率;Ku 频段用于卫星固定业务及直播卫星业务,最常使用 12-14GHz(14/12GHz)。

C 频段

C 频段是频率从 4.0- 8.0GHz 的一段频带,作为通信卫星下行传输信号的频段。使用比较早,频率低,增益也低,天线口径较大(通常 1.8 米以上)。虽然相对其它频段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扰的几率大些,但其雨衰远小于 Ku 频段,更远远小于 Ka 频段。更适于对通信质量有严格要求的业务 , 比如电视、广播等。

暴雨情况下,C 频段最大雨衰一般在 1dB 左右,即信号功率衰减不会超过 1.5 倍,而 Ku 频段则会超过 100 倍以上,信号会被暴雨衰减殆尽。

Ku 频段

Ku 频段下行从 10.7 到 12.75GHz,上行从 12.75 到 18.1GHz。Ku 波段卫星单转发器功率一般比较大,多采用赋形波束覆盖,卫星 EIRP 较大,加上 Ku 波段接收天线效率高于 C 波段接收天线,因此接收 Ku 波段卫星节目的天线口径远小于 C 波段,Ku 频段频率高、增益也高,天线尺寸较小,便于安装,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个体接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