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清朝格格被称为公主?清朝格格等级上与公主有什么差别?

2020-12-21 13:49:14 作者: 为什么有些清

  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紫薇别离称为还珠格格、紫薇格格,乾隆的其他女儿也被称为格格。而电视剧《大宦官》中,道光帝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格格有的称为公主呢?今天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具体解读一下~

image.png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端有的。周朝的皇帝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掌管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

  其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便是“主婚”之意,所以由于是诸侯主婚,皇帝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其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端,只要皇帝的女儿才干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说说:“皇帝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

  也是从汉代开端,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明爱崇。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由于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

  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能够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姓名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以为“任”其实是其时女子爵位的称谓。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则,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格格”则用于后金时期和清朝时期,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

image.png

  作为正式称谓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渐依照汉人习气,从头规则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谓时,被用于敬称其他位置尊贵的女人。别的,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端称为“公主”,并规则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顺治十七年(一六六○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格格”之称一向沿袭至清末民初之际,才逐渐停止。

  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历)终身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别的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

  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她是个破例,由于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宠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清朝从皇太极开端就现已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但公主的家人也能够在不是很正式的场合叫她“格格”,这是依照她的排行来叫的,如“大格格”、“十格格”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