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我们碰头了,今天趣前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书的文章,期望你们喜爱。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管时代,凡写的马虎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构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根底演出变出来的。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则,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从草书的开展来看:草书开展可分为前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前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搀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则谨慎,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前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明显,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愈加放纵,笔势绵绵盘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