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诗人温庭筠,曾当国子助教,为何后来抑郁而死?

2020-12-28 04:25:36 作者: 孤傲的诗人温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粗心是指唐代诗歌创造鼎盛,成果最大;宋代词作昌盛,水平最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唐朝诗人中写词的也不少,像李白、白居易等,词的成果也很高,只不过从全体创造规划、水平上比之宋代有距离。

image.png

  唐朝词人温庭筠

  唐朝进入中晚期今后,词的创造日趋茂盛,出现出了温庭筠、韦应物、张志和、李野等一批代表性词人,其间最有名的仍是温庭筠,他是花间词派的开山祖师,在我国词坛历史上占有特别的位置。

  温庭筠是山西人,远祖是唐朝初年的宰相温彦博,不过到他这一代时,家道现已衰落。不过好在老祖宗的聪明传下来了,温庭筠从小就天分超凡,文思敏捷,有"温八叉"之称,就是说他八叉手(一叉手即一拱手)的时刻就可以写出一首格律严谨的好诗。

  正由于八斗之才,温庭筠就有些恃才放纵,不把人放在眼里,对权贵阶级中的一些囧事也常常讥讽嘲弄。特别是喝了酒今后,更是放浪形骸,胡言乱语,不给人留一点点情面,开罪了很多人包含一些官场人物,导致他今后屡试不中,终身崎岖。

  尽管自己屡试不第,但温庭筠却是个乐心肠,十分喜爱在考场上协助他人。唐宣宗朝时应考宏辞科,温庭筠替他人作赋应考,严峻打乱了科场次序,被朝廷贬为隋县尉。唐懿宗大中九年,温庭筠又去应试,由于他考场恶名在外,主考官对他特别重视,把他弄到“帘前试之”。这下温庭筠不干了,以为考官轻视自己,所以又大闹考场。当然,这次应试他又没能考中。但考场中的八个人仍是得到了他的协助,温庭筠可谓考场“及时雨”。

  不只帮考生,温庭筠还帮过宰相令狐绹的忙。唐宣宗喜爱词曲,令狐绹就请温庭筠代笔填词,然后呈送皇上,很得皇帝欢心。这不是什么光荣事,令狐绹吩咐温庭筠千万不要说出去。但温庭筠看不惯他的为人派头,仍是将此事传了出去,让令狐绹大为羞怒。温庭筠还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宰相令狐绹是个武夫,没有什么学识。这些都让令狐绹愈加嫉恨他,给他的宦途处处设障。

  虽然温庭筠有些文人的狷介、孤僻和酸气,但骨子里他仍是个正派的人。他在出任终身最高职务——国子助教时,掌管国子监试。他打破情面联系捆绑,公平评判,严厉依照文章的好坏来鉴定等级,并将文章张榜公布,大有今日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其时传为美谈。

image.png

  权贵阶级对他这种别具一格的做法十分不满,再加上上榜的诗文里有许多冲击时弊、揭穿糜烂的内容,更为当权者所不容。不久,宰相杨收就找由头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遭受这次冲击,年事已高的温庭筠身心俱疲,竟在公元866 年的冬季郁闷而死,享年54岁。

  宦途不顺、日子崎岖,没有按捺温庭筠的灵秀才调。他流连花间月下,深味女子闺情,“男发女声”写下了300多篇奇秀婉丽、情蕴深邃、辞藻淡雅的词作,被称为花间派开山祖师,对五代今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进效果。温庭筠对词的奉献,永久遭到后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