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为什么能灭掉吴国?与哪位谋士有关?

2020-12-29 10:29:32 作者: 越国为什么能

  至此,吴国除了国都之外,其土地全被越国占有。三年后,越再次大举伐吴,吴王夫差惊骇,率大臣﹑侍从乘夜包围逃到姑苏山。派天孙雒前去向越求和,说:“昔者上天降祸于吴,开罪于会稽。今君王其图不穀,不穀请复会稽之和。”越王不忍心,欲赞同。范蠡说:“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越王没有容许和解。

  天孙雒回去又来愈加谦恭地请和,越王预备答应。范蠡又谏道:“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是吴国,十年之谋,一朝而弃之,莫非不惋惜?让我去答复吴国使者。”所以范蠡左提鼓,右援枹,以应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而吴不受。今将反此义而报此祸,吾王敢无听天之命,而听君王之命乎?天孙雒哭泣着回去复命。勾践觉得太不幸,不忍心,便派使者对吴王夫差说:“我把你安顿到甬东(浙江舟山)养老,你选择三百对配偶去服侍你。”吴王谢绝说:“我现已老了,吴国的疆土已悉数被越国占有,我还有什么理由活在人世。我无脸见伍子胥。”说着便拿衣衫遮住自己的脸,自杀身死。勾践安葬了夫差,诛杀了太宰伯嚭。

  苦心人天不负,发愤图强,三千越甲可吞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范蠡在勾践功业大成后告辞离去,越王惊问:“您这是为什么?”范蠡说:“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现在大王功业已成,我留下没有什么含义了。”越王说:“你留下,我把越国分一半给你,你若不遵从,我将你和妻子一同处死。”范蠡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范蠡离去后给大夫文种写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喽啰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祸患,不行与共乐。”

image.png

  范蠡,字少伯,是楚国宛邑(安徽宣城)三户里人。自小爸爸妈妈双亡,由兄嫂抚育长大。曾在河南濮阳拜计然为师,精其七策之术。恃才傲物,不与凡俗同流,整日放歌纵酒,市人皆以疯人视之。这大概是少伯日子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年代,自己的志向无法完成而苦闷。后与文种共赴越国。

  少伯是我国前史上最为才智的人,能洞观人道。越王从吴获释归来的第二年,想出兵报仇。少伯曰:“天主不考,时反是守。”次年,越王又欲起兵伐吴。少伯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又次年,越王又要伐吴。少伯曰:“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越王大怒,说:“你这是在诈骗我吗?人事已定,你说要等地利。现在地利到了,你又说要等人事。这是为什么?”少伯曰:“人事必将与六合相参,然后乃能够成功。”由此观之,越王勾践仅仅一个立志报仇心切的勇夫,没有大才智和政治头脑。越灭吴,首要取决于人谋。微小的越国正因为有范蠡﹑文种这样的贤达之士,才使得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杀死了大夫文种,果应少伯之言。(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祸患,不行与共乐。)吴国的伍子胥才智贤达,但吴王夫差年少轻狂,不听忠言。越终能灭吴,从必定含义上讲,是足智多谋的范蠡和智术肤浅的吴王夫差之间的一场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