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顶级的武将官职,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哪个官职最大?

2021-01-01 11:35:48 作者: 三国时期最顶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武将尖端官职的文章,欢迎阅览哦~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天然为武将供给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关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集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到达剧烈的作用。其间,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高,比方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天然是官职上的提高了。

image.png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太尉、大司马成为三个最尖端的武将官职了,也即到达这三个官职的武将,简直都是位极人臣了。比方蜀汉大司马蒋琬,曹魏曹魏司马懿,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等。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大司马、太尉,终究哪个官职更大?也即这三个官职的方位和实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一

  首要,在汉末三国时期,从官职方位上来看,大司马在大将军之上,大将军则在太尉之上,也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尉。

image.png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在秦朝时期,太尉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在古代封建王朝下,三公通常指方位最显赫的三个官职。不过,在秦朝时期,因太尉权势过重,也即把握全国戎马,故终秦一朝未录用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关于太尉来说,仍然把握戎马。

  不过,在汉朝时期,太尉不能直接调集戎马,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皇帝的指令才进入北军营地并获得指挥权。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太尉仍然位列三公,但是,太尉逐步变成一个虚职,也即方位显赫,却没有什么实践的权利。比方在曹魏历史上,蒋济、司马懿、贾诩、高柔、满宠等老臣曾担任太尉一职。相关于他们之前的官职,太尉更倾向于一个荣誉官职。

image.png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树立太尉一职,至于东吴,太尉也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进一步来说,就蜀汉和东吴来说,三公往往废置无常,并不如曹魏比较固定。相关于太尉,大将军不只把握实权,并且是魏蜀吴三国都常设的官职。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也即大将军一开始是低于太尉的,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轰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

  东汉末年,大将军相同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基本上是位列三公之上的。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不过,这是比较破例的状况,也即在曹魏的大部分时期,大将军的方位都是高于太尉的。

image.png

  三

  由此,在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榜首品。这儿面的上公,是相关于三公的,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比方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这就归于上公,方位上高于司马懿之前担任的太尉。关于曹魏来说,大将军和大司马都归于上公,因而方位天然在三公之中的太尉之上。在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比方曹魏大臣陈群曾任司空,王朗曾任司徒。关于大司马和大将军来说,尽管都归于上公,不过,在排名上,一般是大司马高于大将军。

image.png

  举例来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关于曹仁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官为大司马,这说明在魏国,大司马是在大将军之上了,也便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