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修长城?除了耗费民力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

2021-01-01 18:13:44 作者: 康熙为什么不

  比方孝庄文皇后属科尔沁部,即便是只看电视剧咱们都能知道科尔沁部与清皇室的严密联系,一起她们与清皇室通婚的人次也相对最多,联系现已满足接近,但戒心并未因而削减,而且这仍是盛京将军的职责所在,所以,能够说屏藩的作用是双向的,屏藩的反作用力相同需求内层屏藩来防护,毫无防备绝不是正确的挑选。

  总结来说,长城关口的看守和相应驻军底子不可能撤裁,反倒有逐步提高驻军人数的动作。

  康熙三十一年,于白都讷建筑木城,一向设置千名以上的重兵。其重要且优胜的地理位置,显示了清廷防控科尔沁蒙古的目的。

  雍正十年,呼伦贝尔设置驻防。

  乾隆八年,哲里木盟,所谓的防控已然变成合围之势。

image.png

  不修边墙就驻军防备,以东北三将军为例:

  盛京将军监督漠南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六旗军务;

  吉林将军统辖区域北临蒙古部,监督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

  黑龙江将军,监督哲里木盟三旗及呼伦贝尔索伦八旗。

  很多数据标明,康雍乾时期用以防备蒙古的驻军日积月累,相对于皇权安稳性来说,联系是否密切仅仅其间的一个参阅条件,而从政治视点来看,再密切的联系对长城一线驻防的决议,也起不到要害影响作用。

  是否不防

  当然要防,康熙所谓“本朝不设边防”从正面讲仅仅意识形态问题,操作实务来讲上不设边防无异痴人说梦。

  大清一向重兵设防原大明九边许多险峻关口,这是一整套军事防护系统,而部分防护作用也需求长城的防护优势依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