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天下养朱”现象有多严重?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2021-01-01 18:46:32 作者: 明朝的&ld
image.png

  上图_ 明朝银元宝

  终明一朝,总共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

  在这些实封的亲王中,有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有十五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因而,到崇祯时明朝消亡,明朝保持时刻较长的亲王实际上只要二十八位,依据他们的俸禄来核算,国家每年需求花费二十多万石,尽管数量挺多,但还远远达不到拖垮明朝财务的程度。

  那为何明末会呈现非常严峻的“全国养朱”现象呢?

  其实明朝的财务担负不是在这些亲王身上,数量直接是亲王的四十倍,而是下面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其他的宗室爵位身上。尽管这些爵位的俸禄并不高,可是数量却非常巨大,并且是呈几何倍数添加的。

  依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时期宗室总人数只要五十八人。再依据《明神宗实录》的记载,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朝宗室人口总数现已超过了十五万七千人(其他文献有不同的数字,但距离并不大)。因为明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故这一数字到了崇祯年间又会有大幅的添加。

image.png

  上图_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依据《万历管帐录》的记载,万历初年全国的每年的田赋总额约两千三百万石,光供应宗室的俸禄就多达八百多万石。而《皇明经世文编》中的记载“二省之粮,犹缺乏供宗室禄米之半”,这儿的“二省”指的是产粮大省山西和河南,这两个省的粮食产量竟然不到宗室俸禄的一半。从这些数字能够看,从万历年间开端,宗室现已严峻拖累了明朝的财务。

  别的,爵位较高的宗室成员还在经济上享有特权,不必交纳赋税,因而大举吞并土地,形成流散从事、国家税收削减等一系列问题。为处理这些问题,万历首辅张居正不得不推广变革,清丈土地、清荫(亲王撤销旁推之恩,镇国将军及其以下爵位不再进封等等),取得了必定的成效,但随着张居正身后被清算,变革办法大部分被废弃,变革失利。

  能够说,明朝末年不得不面临财务收入逐年削减,而宗室的俸禄开销却逐年添加的状况,财务不堪重负。因而,在明朝末年,许多底层宗室现已底子得不到朝廷的俸禄了。可是,依照祖制,这些宗室一不能经商务工,二不能当官,三不能带兵交兵,四不能列土封疆,所以许多底层宗室甚至连饭都吃不上,日子极端凄惨。

image.png

  上图_ 明末农人起义

  到了明末尤其是崇祯年间,因为内部农人起义此伏彼起,外部与女真战役不断,但宗室待遇(主要指高档别宗室)的俸禄待遇不变,就呈现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奇葩现象。

  不幸崇祯皇帝终身勤俭节约、劳心苦力的为国家筹集金钱,而他的本家宗室却个个自私自利,从不愿自动出钱协助他处理财务危机。崇祯皇帝被逼无法,只能靠加剧大众的赋税来添补,却又导致农人活不下去倒向起义军一边,陷入了死循环,明朝终究无可挽回地掉入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