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制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唐宋时期的巡抚使制度!

2021-01-02 13:16:05 作者: &ldquo

  3. 从官吏等级看。担任巡抚使的官吏简直都是朝官,等级较高的有龙图阁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较低的有作品郎等。担任巡抚使的官吏本官或职的等级良莠不齐,等级总体上尽管不高,但位置却不低。

  4. 从历任巡抚使的宦途开展来看。担任过巡抚使的官吏大多都得到了重用,除了史料记载缺失人以外,根本为升官。陈尧叟、曹使用、赵安仁、邢昺等后来乃至位列二府,皆是名噪一时的重臣。

image.png

  总归,宋朝巡抚使作为皇帝的耳目,多为皇帝近臣。担任巡抚使的官吏一般才能拔尖,在所巡之地往往具有很大的权利,虽不是路一级的常设行政机构,但只需出使就具有了安慰使帅臣的一般性功能,且对某些详细业务具有决议权。

  宋代巡抚使的功能

  民事功能

  其一,救灾。宋代开端差遣巡抚使巡视当地是在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以江、淮、两浙、陕西等地产生严重旱灾,大众颠沛流离,多有不法”。故而“遣工部郎中、直昭文馆韩授,考功员外郎、直袐阁潘慎修等八人分八路巡抚”。唐代巡抚使首要肩负着赈灾功能,而宋代则完好的承继了唐代巡抚使的这一功能。巡抚使所到之处,以安境抚民为主,关于产生严重灾祸的区域,召集逃亡的大众,回归乡里。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月,兖州呈现霜冻灾祸,庄稼多被破坏,遂遣使巡抚。凡当地呈现灾祸,朝廷一般都会派巡抚进行安慰大众,并处理相应的赈灾事宜。在一些粮食短缺的当地,巡抚使还能够“规度转给”,从一些粮食储藏足够的州县转运粮食到受灾区,这样就确保了灾荒区域的粮食短缺问题,也能够冲击商人的奇货可居行为,是安稳民意的要害。

image.png

  其二,察访利害。巡抚使除了赈灾抚民以外,还有察访民间利害的功能。早在宋太祖时期就有过相似的差遣,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诏朝臣出使,还日,具所见民间利病以闻”,不过此刻出使之人并无巡抚使之名。关于巡抚使的性质,从宋初名臣田锡在给宋真宗上的奏折似可窥见一二:“近又差朝臣巡抚使,及差朝臣以点检酒务名字,出外采访。所采访之事,不过民间利病,不过官吏能否罢了”。

  在田锡看来,朝廷差遣巡抚使的功能不过是察访民间利害,而未能为朝廷寻求拿手带兵之人。关于民间严重弊端,巡抚使能够具奏以闻,巡抚使还能够提出详细的兴利除弊的办法。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七月,以江浙大饥,“命夏侯峤、邢昺询民疾苦,峤上民病二十余事,亟诏革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九月,淮南巡抚使张师德恳求减免淮南村庄酒税,朝廷遂下诏“淮南村庄酒户年额少者,并停废之”。可见巡抚使赋有清除民间弊端、便民利民之职责。

image.png

  巡抚使具有审案与判案之权

  其三,审理案件。巡抚使是皇帝派到当地巡视的朝官,代表皇帝巡守当地,是皇帝“博访时势”的东西。巡抚使关于民间全部利害皆可具奏以闻,有时还能够处理一些详细的当地业务。如“有报告屈枉,经转运、提点司区断不妥,即按鞫诣实。”巡抚使不只有审理案件的权利,且具有判案之权,关于一般的杖打能够自决,关于流、徒以上的严重惩罚上报皇帝论处。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在小说、及影视剧中呈现的令当地贪官蠹役丧魂落魄、奸邪不法之徒毛骨悚然的八府巡按形象即源于此。

  其四,帮忙当地官吏。巡抚使还能够直接参与当地详细的业务,以帮忙当地官吏。如西川巡抚使谢涛,在巡抚西川的过程中,在平定方寇作乱、安慰川民方面,即与当时的知益州张咏多有协作、“相与讲谋”。其实,在谢涛赴川之前,宋真宗就特别告知道:“咏之性刚决微弱,卿之性仁明和恕,卿往济之,必无遗策”。可见谢涛巡抚西川的首要意图便是为了帮忙张咏治蜀。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