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礼乐是如何崩坏的?礼仪下的战争是怎样的?

2021-01-02 12:42:04 作者: 春秋战国的礼

  今日小编就给我们带来春秋战国的礼乐是怎么崩坏的?期望能对我们有所协助。

  春秋和战国是我国前史上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一向到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六国,被称为“春秋战国”。这个时期由于周王朝的逐步式微,产生了一些十分独特的现象。

  华夏地区的诸侯争霸是周皇帝权力的分崩分裂的标志。诸侯们的彼此吞并和战役引起了“恩德治国”的改动。从春秋到战国,便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进程,是一个以强凌弱的年代。

image.png

  春秋的百家争鸣

  公元前771年,诸侯成心让西戎去打周王城,其时的周皇帝和太子均被杀死。新就任的周平王东迁国都,东周开端,这也正式的标志周王控制权力的式微。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了期间242年的前史,所以后世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时期”。

  周朝前三百年的沧桑和分封导致了诸侯的鼓起,从前统一全国的大周王朝变成了诸侯面前的铺排。诸侯鼓起变革,加快推进了文明的开展。

image.png

  孔孟引领的诸子百家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出现了“诸子百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更是站立主导地位,众诸侯和贵族们推广儒道,发起“恩德”、“礼仪”。儒家的“仁政”、“王道”、“礼制”使各君王信任,只要德行拔尖,才干取得贤明的名誉,皇帝、诸侯、大众会敬爱这样的人,如此才会具有控制一个国家的权力。

  春秋时期已然开端盛行:诸侯国之间的竞赛首要表现在礼仪、德行、文明上,失掉品德礼仪就会如商纣王相同走向消亡。此刻的华夏各国,产生对立,不是派大军拼命死攻,而是先由将军进行谈判,战士被要求不能直接下“死手”,只需求击伤,削减对方战斗力。诸侯各国都在显示恩德,表现善良。

image.png

  齐桓公赠送土地

  公元前663年,齐国的齐桓公协助了燕国,击退了来犯的戎敌。燕王为了向齐桓公表明感谢,一路把他送回齐国。齐桓公则为了显示自己“善良”,把他二人所过的土地都赠送给燕国。

  诸侯听到这件事,纷繁竖起了大拇指。

  山戎伐燕,燕紧急於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皇帝,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能够无礼於燕。」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image.png

  礼仪下的实在战役

  公元前597年,邲之战。

  楚国与晋国还未交兵,楚国的许伯、乐伯、摄叔三人驾驭一辆战车忽然冲到晋国兵营袭扰示威,摄叔杀一人又生擒一人。晋国大军马上派兵追击围歼,战车上的乐伯看到车前有一鹿,射杀后把鹿进献给后边的追兵。晋国的鲍癸看见到鹿居然感叹:乐伯如此有礼,真是正人!命令中止追击。

  晋鲍癸当这以后,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鲍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辞,正人也。」既免。

  随后开战,晋国大北,而战士在撤离时十分匆忙,一辆战车陷进泥坑之中。楚国战士为了表明“善良品德”,上前帮助,仍是在技术上进行了辅导,把木棍放在轮子下添加摩擦力。

  最终,晋国的战车顺畅撤离了。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

image.png

  春秋的礼仪缺少有用性

  这时的战役就如同一场戏曲扮演。尽管礼仪、仁政能够让各个诸侯得到赞扬,但是这样的战役能取得的实践利益十分少,甚至如齐桓公相同还由于“体面”,白白送出大面积的土地。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