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2021-01-05 02:46:27 作者: 宋朝时期的一

  赵之所以能安稳疫区民意,便是由于他做了足够的物资预备: 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调集全部能够调集的人员)。告有钱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在调集国家资源的一起,又严令制止奇货可居哄抬物价)。

  赵忭的阻隔与赈济方针,到清朝还在一向沿袭,比方清宣统二年十二月的东三省鼠疫盛行,就由外务部、民政部、邮传部每天开联席会,指令巡警总厅赏格发动老大众捕鼠,“晓瑜居民留意卫生,加雇清道夫(清洁工,不是鱼),严行清洁。”

  其时还下了死指令制止疫区大众活动:“督饬内外城官办医院,增加防疫药品用具,以资使用,凡疾病产生之地制止收支,违者杀无赦。”

image.png

  二十四史能够作证,古代疾疫盛行的次数不下千百,可是历朝历代都会采纳严峻的防治办法,没有哪一个朝代是由于疾疫盛行而消亡的。

  如果把疾疫看做天灾,那么我们就能够说“没有不行打败的天灾”,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嘉靖朝大理寺丞、广东按察司佥事、知钦州林希元在给嘉靖皇帝的奏疏中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就以林希元的奏疏作为本文的结束(翻译了一下,去掉不行说之词):

  时际凶荒,民多疾疫。老大众在疾疫面前,是没有什么反抗才能的,这就需求朝廷进行有用赈济,需求各级官吏认真担任,进行有用督导,防止朝廷“发银买药”,却廉价了贪官蠹役和市侩,“督察无方,徒资冒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