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之间是什么关系?朱元璋是怎么给后代取名的?

2021-01-07 02:12:52 作者: 明朝历代皇帝

  今日小编为咱们带来朱元璋是怎样给子孙取名的?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说到明朝的皇帝其实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皇帝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别以为这是玩笑话,这能够充沛的阐明这个明朝的皇帝是多么的尽力,假如细心的了解过明朝前史的网友或许会发现,这个明朝的皇帝都是那种十分有节气的,所以明朝也是争议不断了,最近有人在说一个论题,那就是这个明朝的皇帝话说应该是朱棣那一脉撒播下来的,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持续来剖析看看!

image.png

  明朝是汉人树立的最终一个王朝,也是我国前史上最有节气的王朝,所谓“皇帝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是嘴上喊标语,而是用实际行动做了诠释。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到1644年朱由检吊死煤山,明朝国祚276年,历16帝。

  朱元璋身后,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发起了“靖难”之役。四年后(公元1403年)攻入南京,夺得帝位,是为明太宗。那么,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都是朱棣这一脉的吗?这个问题能够经过以下两种方法来验证。

  一、经过明朝历代皇帝的联系来验证

  1、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树立明朝,定都南京。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在位期间,废弃行省制,冲击贪官。朱元璋控制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2、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在位5年,年号“建文”。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一致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元璋逝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施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起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1421年迁都北京,并命令编纂了《永乐大典》。他控制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足,因为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死于1424年,时年65岁。在位23年。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超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4、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在位期间,立皇后皇后张氏。共有子十人,女七人。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身后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歇息,为仁宣之治的昌盛打下根底。

  5、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汉族,建文元年年(1399年)二月初九[1]生于燕王府。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暴乱,他和其父相同,比较能倾听臣下的定见,遵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主张,中止对交址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联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日,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掌管政务 ,持续推广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身后,三杨去位,宠信宦官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擅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遵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成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幽禁于南宫。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发起叛乱,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