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都督、车骑、四征、四镇哪个权位重?

2021-01-07 09:56:24 作者: 三国魏晋时期

  今日小编就给咱们带来三国魏晋时期的将军职位有哪些?期望能对咱们有所协助。

  看三国魏晋的史书也好,小说也罢,咱们总是被林林总总的官职称号绕晕,文官还好,多看几遍也就了解了,像丞相、尚书、州牧、刺史、太守等,大多能搞清楚,可轮到武职,完全抓瞎了。

  不少人知道武职中的等级凹凸,例如最高等级的大将军,次一级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次一些的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征、平也是加方位)、四征、四平,以及最终的杂号将军。

  这些将军名号大多是了解的,可关于护军、领军以及三国两晋时期的“都督”就有点懵了,护军、领军、都督同咱们上述的将军,哪个权位更重呢?

image.png

  两汉时期,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并不常设,朝廷有战事,便会录用一位大将为车骑将军或车骑大将军,带不带“大”字,须得看这位大将的声威、资历的凹凸。

  东汉外戚邓骘、窦宪,领兵征伐匈奴、西羌等,皆是以“车骑将军”的名义出征。两汉时期,一旦呈现骠骑、车骑名号,便是时局不稳有了战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尽管大多沿袭汉朝准则,却也有所改变,比方骠骑、车骑的名号,就不能随意用,终究曹操没有当皇帝,刘备登基前不过是左将军,骠骑、车骑位置太高,谁又有资历做呢?

  三国时期不同于两汉,它时局紊乱,因而兵制在不断完善革新中,车骑、骠骑、大将军仅仅代表官位,详细实权,其实在护军、领军、都督手里。我今日就带咱们了解下魏晋(以魏国、西晋)的兵制。

image.png

  魏晋时期,朝廷的戎行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军,由中枢朝廷直接掌控,另一种是当地兵,由刺史(管州兵)、太守(管郡兵)、县令(管县兵)等掌管。

  汉末诸侯,董卓、袁绍、袁术等人,都是靠当地兵割据一方。因而司马炎灭吴后,决议“罢州兵”,不允许州郡树立当地兵,这是有前史依据的。

  当地兵一般仅仅担任本地防务,防范敌方、保护治安等,有的时分还得承受中央军指挥,开赴战场。中央军是曹魏作战主力,分为中军、外军。

  三国前期(曹操时期),各方实力都在扩张开展中,准则都不完善,没有所谓的中军、外军之说。直到曹丕黄初三年,命大将军曹真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才有了中外军的说法。

image.png

  曹魏的中军的根基是虎豹骑,虎豹骑最早是曹操亲军,从这也能看出中军的大致效果——捍卫君主安全。一般来说,中军是拱卫国都、皇宫的戎行,也会参加对外作战,这并不是死规则。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都是中军将军,而四镇、四征等确是外军将军,两者不只有位置上的不同,还有职权上的差异。

  曹魏的中军由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五营组成,其间武卫营为精锐主力,许褚便是武卫将军,担任捍卫曹操、曹丕安全。

  中军的统帅便是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为正,担任皇宫、城内防务,中护军为副担任京郊外部防务。司马师凭借中护军的职务之便,才干私养3000死士,最终有了发起高平陵之变的本钱。

image.png

  外军更好了解——中央军驻扎当地的戎行,外军的指挥权在“都督”手中。司马懿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诸葛诞,都归于四镇将军,也挂有“都督”衔。四镇头衔,仅仅外表毌丘俭、诸葛诞二人等级高,都督确保了二人手中权利巨细。

  毌丘俭是镇东将军,扬州都督,诸葛诞也曾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正是二人能掌握一扬州的外军(都督衔),才有抵挡司马氏的本钱,不过司马氏实力更为强壮。

  司马氏篡魏过程中,为了收拢大权,不断将中军规划扩展,到了后期,司马氏手中握有20万中军,以肯定实力碾压曹魏,自不存在被曹魏翻盘的或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