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学术界有一个概念,便是China before China,也便是“我国之前的我国”。假如说二里头是最早的我国,那么在二里头之前,没有哪一个政治实体能够称为我国,由于那些区域性的文明或原初的文明基本上都没有打破详细的地舆单元,比方一条河流的流域、一个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没有打破这样的自然地舆结构,因此它们仅仅区域性的文明。
现在咱们的地图面积和欧洲差不多,而其时东亚大陆的政治态势和现在的欧洲也几乎是相同的,那便是邦国树立,而不是说有一个大的作为中心文明的政治实体。先秦文献《左传》中,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财宝者万国”的记载,便是大禹招集诸侯会盟那个时分已经有一万个国家。当然这是虚数,那个时分便是万邦树立、万国树立这样一种景象,咱们称之为前我国年代。
大禹治水,这仅仅个标志,还不能看作史实,可是从那个时分初步,逐步有社会整合了。
在新石器年代晚期,也便是距今7000年至3800年前后这3000多年里,东亚大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多个区域性的文明或是史前文明呈现了。那个时分,东亚各地居民特别喜爱玉器,玉石加工特别兴旺,初步便是运用物理变化把玉石做成人工制品,玉器成为精神上的寄予物,咱们能够称其为东亚大陆的“玉器年代”。
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最早的青铜器呈现了,但青铜冶铸技能是怎样来的,还有争议。越来越多的依据标明,东亚大陆的青铜技能应该是引入的,是受外界影响而呈现的。青铜的呈现,导致了整个东亚大陆社会相貌的改动。大体上在距今4000年前后,有一个大的开裂,从那时初步,像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明、二里岗文明、殷墟文明,也便是所谓的夏商文明这样的华夏文明呈现了,逾越地舆单元的、活跃向外扩张辐射的中心呈现了。
其间二里头文明距今3800年至3500年,二里岗文明距今3500年至3300年,殷墟文明距今3300年至3000年。这三个前后相继的考古学文明的中心区域都在今日的河南省境内,向外辐射到周边区域。
我现在是二里头考古队的队长,二里头这个遗址在前期我国的都邑中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早的,但它是整个东亚大陆人类群团从多元走向一体,从“满天星斗”变成“月明星稀”的一个节点,而青铜的呈现、青铜年代的到来在其间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
前面讲的是咱们从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从多元到初步的一体化,其间有大的节点。而我国有极其丰厚的古典文献资源,咱们不能无视其存在。考古学与古典文献相结合的整合研讨,是古史探求的必经之路。但这种整合研讨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从司马迁的《史记》初步,三代王朝夏、商、周被以为是华夏族群的成年礼。可是三代初步的夏和商王朝前期的状况还错综复杂,现在还有争议。
殷墟:我国信史的初步
我国考古学诞生之后的近百年以来,一向存在着文献史学和考古学两大言语体系,这两大言语体系初步是鸿沟显着的:一边是前史文献上的宓羲、女娲、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王朝;一边是考古学上以遗址地点的小地名命名的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二里岗文明,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年代。这两大言语体系的合流是在殷墟。假如说此前还归于传说年代,那么从这时起就进入了信史年代。
为什么说两大言语体系的合流是在殷墟,而殷墟是我国信史年代的初步呢?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条件,便是其时呈现了能够证明考古学文明的主人的族属和王朝归属的文字资料——闻名的甲骨文。
有了甲骨文,这两大言语体系才干合流,才干以族名或朝代名来称号它们的运用者。考古学一个最基本的研讨办法便是由已知推不知道,从咱们称为信史、有文献记载能够引用的年代,从这儿初步往前追,但再往前就进入错综复杂的传说年代了。
王国维先生的“二重依据法”,便是通过把地上的文字资料和地下的文字资料相结合来确证殷商王朝的存在。要注意这儿说的都是文字资料,证明出土甲骨文的殷墟时期已经是信史了。在那之前没有内在丰厚的文字资料,也就没有信史可言。
在前殷墟年代,假如咱们把考古学遗存与文献记载的族属、王朝归属相对应,只能是推论和假说,便是由于没有直接性的文字资料能够互证。所以在大的前史分期上,咱们习惯于依据文字资料的有无和运用程度,把悉数前史时段分红前史时期、原史时期和史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