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会用什么武器?“十八般武器”哪些比较实用?

2021-01-11 11:03:10 作者: 古代打仗会用

  “十八般武器”哪些比较有用?下面小编为我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嘉靖时期,明朝的倭寇之乱现已十分严峻了。这些倭寇,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和海盗组成。由于都是一些亡命之徒,所以战斗力特别彪悍。他们经常在福建、浙江一带登陆,烧杀抢掠,恶贯满盈,给东南滨海的公民带来了沉重的灾祸。明军在和倭寇交战时,大多以失利告终。

  直到戚继光的呈现,才改变了这一局势。而他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成果,和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戚家军”有关。而“戚家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倭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依赖于“鸳鸯阵”。

image.png

  上图_ 戚家军鸳鸯阵模型

  鸳鸯阵是我国古代军事才智的巨大创作,由十二人组成。简略来说,队列队首为队长,担任 指挥。队长后边两人,别离手持盾牌和标枪,盾牌用来维护小队成员,标枪则用来抛掷。盾牌手后边两人,则手执狼筅,用以避免敌人冲过来。狼筅兵后边有四名蛇矛手,左右各两人,作为进犯主力。蛇矛手后边是两名战士,手持镗钯,用来维护侧翼,最终一名是伙夫。

  这是一个十分完美的战斗序列,简直找不到缺陷,所以,戚继光在和倭寇作战的过程中,不只能够获得胜利,并且伤亡极小。“鸳鸯阵”很好的运用了各个武器的长处,攻防兼备。而武器狼筅和镗钯,为“戚家军”所独有,历史上其他戎行,并不运用。

image.png

  上图_ 《新三国》剧中的战役场景

image.png

  上图_ 《新三国》剧中的战役场景

  那么,古代戎行里常用的武器有哪些呢?

  提起武器,许多人最早想到的就是十八般武器。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十八般武器”这一说法。详细到戎行里,十八般武器,并不会悉数配齐。战场上,肯定是越有用越有效果越好。

  戎行里运用的武器,一般分为:抛射武器、搏斗武器、防卫武器、攻守城器械。

  一、抛射武器首要有弓弩、抛石机和炮。

  ①弓弩

  弓箭在我国发生的比较早,神话故事中就有后羿射日的传说。弓箭手一般坐落部队前列,交战前,先让弓箭手射出弓箭,用来击杀对方冲击的战士。

  后来,人们对弓箭进行了改进,使得其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被称作弩,最闻名的恐怕就是诸葛连弩了,一次能够发射十支箭,只可惜失传了。还有三弓床弩,发射时箭支犹如标枪,能够穿透城墙。

image.png

  上图_ 《武备志》中的诸葛全式驽

  ②抛石机

  首要是运用配重物的重力发射,用来攻城和防卫要塞。

  ③炮

  炮的杀伤力比抛石机更大,在宋辽之际呈现。红夷大炮,在明代后期传入我国,被配到戎行里。袁崇焕在守宁远城时,就装备了十门红夷大炮,传说努尔哈赤就是被大炮炸死。

image.png

  上图_ 明朝时的红夷大炮,开始为仿制荷兰重型前膛

  二、搏斗武器

  搏斗武器,在戎行里最常见,依据尺度,一般分为长武器和短武器。常见的长武器有枪、矛、槊、钺、戟等,短武器有刀、剑、鞭、锏等。

  ①枪

  枪,被称为“百器之王”,以刺为主。历史上,运用枪作为武器的名将许多,五代时,名将李存孝、王彦章都爱用枪,王彦章更被称为“王铁枪”。

  撒播下来的枪法也不少,比较闻名的有岳家枪,南宋名将岳飞所创。还有杨家枪,传为南宋末杨妙真所创,在明代,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

image.png

  上图_ 矛的各部位称号

  ②矛

  矛和枪相似,只不过结构更简略。锋芒比枪头大,矛杆比枪更硬,以精钢制成,而枪更灵活简便。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认为吕布的武器是方天画戟,其实戟这种武器在战场上并不常用,后来仅仅做仪仗队时运用,吕布的实在武器其实是矛。《后汉书·董卓传》说:“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