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宗室制度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失败至极?

2021-01-11 21:32:12 作者: 明朝的宗室制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的宗室准则,接下来跟着小编一同来看一看。

  明朝消亡时,真实如万历皇帝的爱子福王朱常洵那样,自己肥得流油,却于天下大乱爱财如命的朱姓藩王,其实只占宗室子弟的绝少部分,而绝大部分朱姓后代,都是不许科举当官、不许经商营生,只能守着被官僚几经克扣那点禄米,牵强糊口的不幸人。

  福王:朱常洵

image.png

  乃至贫穷之极的远支宗室,上奏本想做小生意补助生计,皇帝都一边悲叹他们的遭受,一边以祖制搪塞,不愿答应。他们自身便是明朝变形宗室准则的直接受害人,又怎么能因明朝消亡而批评他们呢?

  即便是金衣玉食的藩王,脱离四方天的王府超越几里就被当作造反。这些被皇帝和官僚们以层层祖宗法度幽禁的高档罪犯,他们除了欺负小民、剥削财富、混吃等死,又还有什么人生价值可言呢?

  其实明朝衰亡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从朱元璋开国起,就彻底失利的宗室准则。比较于此前的汉唐宋各朝,最大坏处在于没有降等袭爵制,导致跟着时间推移,每代帝王分藩各个皇子为亲王,每代亲王又分出许多郡王,枝繁叶茂下,给国家形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image.png

  而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攫取皇位后,为避免其他藩王仿效,更是采用以经济特权交换藩王军事和政治权利的方法来削藩,用浅显的话说,便是「国家出钱从生到死,大包大揽,把藩王和宗室都当猪养废。」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今后,更有鉴于自己土木堡兵败被俘,在京城监国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帝的经验,从此对藩王更是谨防死守。乃至到了连亲王的亲生母妃逝世,想回京奔丧都不被答应的境地。

  明代宗:朱祁钰

image.png

  这样一来,明朝人数不断增加的很多宗室,既给国家财政形成了愈来愈重的包袱,又彻底不能和此前各朝那样,成为皇权在政治军事上的助力,简直是整个我国史上稀有的特例,即便是谨防近支宗室参政、却重用远支宗亲(曹仁、曹真、曹休)的曹魏王朝,亦不能及。而由此发生的最大坏处,便是让皇室孤弱无依。

  从历史上的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和唐初,以及北魏、北周、金、辽、蒙元、满清这些胡族王朝,宗王一直是各代皇室的最重要拱卫实力,出将入相,督军当地。

  即便唐朝玄武门之变后,唐朝以及之后宋朝的宗室,也能够正常参政当官,入朝可为宰相,在当地能够做知州、刺史,在边远地方乃至可为节度使,统领大军。

  在唐朝,乃至那些争皇位失利者的后代也可不被猜疑地得到重用,如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唐玄宗时为宰相,吴王李恪的长子成王李千里是禁军大将,孙子李祎更是唐玄宗时一代名将。而闻名的权相李林甫,是李渊堂弟的后嗣。

  在宋朝,如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赵汝愚,宣麻拜相;如宋孝宗的亲兄长秀王赵伯圭,担任明州知州十年,加馆职龙图阁学士,还曾带兵驱赶海盗。

  宋朝答应宗室参政,除并无结论的“宋太宗烛影斧声”疑案,三百年内并没有一例藩王谋逆,

  大明朝从明成祖后谨防死守,对宗室之镇压纵观以往历朝皆不能比,然则即便不算朱棣这个“不合法转正"的上一任燕王,其他公开称兵造反的藩王就有3个,汉王、安化王、宁王们逐个打脸,图谋不轨有谋逆之心的藩王,还得再加十个不等,如赵王,荆王,辽王……这便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宁王:朱宸濠

image.png

  历史上的明朝皇帝,正是信任了不欲宗室来共享权柄的官僚士大夫们那套言辞,真认为宗室便是皇权的天敌该被谨防,更因而把外戚和武官勋贵的参政途径也逐个阻塞,价值便是朝堂上科举士大夫一家独大,最终皇帝却不得不依托宦官的内官集团来制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