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官品服色制”是什么?古代王朝的颜色观是怎么样的?

2021-01-15 03:19:11 作者: 唐朝的&ld

  唐朝的“官品服色制”是什么?古代王朝的色彩观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跟着小编一同看一看。

  不同于今日时装的五颜六色,古人衣服的色彩并不多,这与古代纺织和印染技能不发达有很大联络。

  有一个寓言故事叫“齐桓公好服紫”,说得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喜好穿戴紫色的衣服。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齐国上下所以都爱穿紫色衣服。

  在其时,因为紫色染料价格不菲,所以紫色布料也十分贵重。所以,齐桓公便以紫色染料难闻为由,狠狠刹住了齐国的奢华风。

image.png

  这个故事阐明,在古代,从一个人的衣服色彩是能够甄别出他的社会位置的。这一点,在后来的唐朝开展成一项准则,人们能够直接经过色彩差异官员的品阶。

  白居易从前写过一首《琵琶行》,其间最终一句是:“客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这个品阶的官,只能穿青色的官服。

  而对色彩做出规则的,正是唐代的“官品服色制”。

image.png

  一、“官品服色制”的根由

  1、儒家的“穿衣经”

  儒家思维是我国传统思维文明的干流,对我国前史的影响最为深远。

  儒家思维的创始人孔子,十分垂青“礼”,着重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符合“礼”的标准。

  而什么是“礼”呢?一言以蔽之,那便是要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等级准则。

  所以,除了遮羞蔽体的基本功用外,儒家思维愈加着重穿衣的“社会功用”,即“昭名分,辨等威”,也便是“全国见其服而知贵贱”,用衣服的款式、原料、色彩等作为差异人们等级、贵贱的标签。

  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讲,穿什么样衣服,便是其社会位置、品格气候、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的最直观体现。

image.png

  2、古代王朝的色彩观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邹衍的阴阳家,第一次将阴阳五行学说与历代王朝的更迭联络起来,提出了“五德终始说”。

  他以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之间的循环往复、循环往复,跟古代王朝兴衰替换是有联络的。

  后来,他的这套理论,成为了改朝换代的理论东西。比方,秦始皇一致六国,一起也是终结了周朝的操控,他按照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理论,以为自己的王朝归于水德。

  而五行与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又存在着必定联络:“东青龙,色青,属木;西白虎,色白,属金;南朱雀,色赤,属火;北玄武,色元黑、皂、玄,属水;中无极,色黄,属土。”

image.png

  因而,秦朝崇尚黑色,上至皇帝、下至官吏,皆穿黑色,这也成为官服有固定色彩的开端。但在隋唐从前,单从服色是无法判别官员品阶凹凸的。

  只要到了隋唐,儒家的“穿衣经”加上王朝的色彩观,就生成了极富特征的“官品服色制”,但因为隋朝国祚太短,这种准则在唐朝才真实走向了老练。

  二、“官品服色制”的老练

  “五德终始说”至秦汉开端,虽然中心经过了南北朝的紊乱时期,但仍是连续到了唐代。

  唐以“土德”自居,尚黄色(切当的说是赤黄色,即黄中带红的色彩),因而,在咱们现在看到的唐朝皇帝画像里,全部是身穿黄色的龙袍。而唐代皇帝以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后人自居,也像道家相同崇尚紫色。

  唐朝初建时,为了康复在隋末大乱中开端走向紊乱的品服准则,唐高祖李渊指令对服饰准则进行从头调整,在君臣服饰的色彩、原料、配饰等方面都做出清晰且严厉的规则。

  可是,此刻的皇帝和大臣都能够穿紫色和黄色,君臣之间的差异还不是那么显着。直到后来,唐朝才制止皇帝以外的人着赤黄色,“皇帝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