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经历了几位皇帝?辽朝一共存在多长时间才被灭亡?

2020-12-09 18:14:05 作者: 辽朝经历了几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简称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209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定国号为“契丹”,此后国号在“辽”、“契丹”中进行过数次变更。辽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辽创造了契丹文字,同时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等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了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

image.png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公元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

  他的妻子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1月,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

image.png

  947年位于中原开封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杀死耶律察割后,被立为帝,即辽穆宗。

  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969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

  辽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辽景宗对辽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协助处理。

  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后据传改嫁韩德让(具体记载有争议)。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image.png

  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辽兴宗在位时,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辽朝势已日益衰落。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并发生战争。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最后愿意向辽朝称臣进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