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对于蜀汉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曾给刘禅提出过三条建议,而刘禅能够采纳并高度实施,也是蜀汉得以延续国祚的原因。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说起诸葛亮为蜀国只能说鞠躬尽瘁,除了对蜀国是这样,诸葛亮对刘禅又有什么样的期望的,在历史上诸葛亮对刘禅治国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刘备在与东吴孙权的大战之中失败,在病危之际,他将自己的幼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让他们两个人辅佐刘禅管理朝政。并交待刘禅要对诸葛亮以父之礼相待。事无具细,均要与诸葛亮讨论决定。
刘禅奉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也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处理朝政。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其中讲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主要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开张圣听。诸葛亮建议刘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臣子们的意见,将先帝刘备留下来的美德发扬光大。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要说一些不恰当的话,而阻止了臣子向你进谏的道路。用宽广的心接纳臣子的意见,振奋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的精神士气。
第二、赏罚分明。宫庭内与宫庭外是一个整体,对待宫中侍卫和各个府署的臣僚要一视同仁。
对宫内和宫外的人要一致看待,赏赐和处罚都要以同一标准实行,不能不一样。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也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而断章取义,而是要将其交给主管此事的官吏,由他们去判定。
第三、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例举了前汉兴盛和后汉衰败的原因,告诫刘禅要亲近贤能的人,远离那些奸佞小人。并给刘禅例举了几个贤臣的例子,让刘禅在宫中之事的处理上去请教郭攸之、费祎和董允等人;军营中的事去咨询将军向宠,并推荐他做中部督。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
刘禅和诸葛亮的和谐的君臣关系,是历代被有识之士所称赞的,被人们成为是封建社会中最理想的君臣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如此融洽的关系,除了臣子忠心辅佐君主外,还需要君主对臣子的包容采纳和虚心接受,刘禅对诸葛亮就是这种态度,总是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事事都迁就着诸葛亮。
刘备临终前特别嘱咐刘禅要与诸葛亮共同处事,事情都要跟诸葛亮商量,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刘禅也是照着刘备的话来做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诸葛亮商量,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诸葛亮说的来办。对于诸葛亮的独揽大权,刘禅也没有因此抱怨和愤怒,而是做到了凡事都要忍让。
在诸葛亮发兵北征的前夕,他对刘禅还不放心,特意派人心腹董元来辅助刘禅,“监督刘禅”。诸葛亮对刘禅的语气,并不是臣子的口气,更像是一个父亲在教导自己的儿子。刘禅也是默认了,并没有表现出不悦的神情,因为他也不像让国内的政局混乱。
对于诸葛亮发兵北征,虽然刘禅不太同意这个举动,但是还是全新为诸葛亮加油鼓劲。因为他始终把刘备的教导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为了维护诸葛亮在朝廷上中权威。
刘禅也非常支持诸葛亮的治国方针,虽然诸葛亮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他的措施确实给蜀国带来了一线生机,在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是用诸葛亮时期的措施,甚至重用诸葛亮为他挑选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