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双十一成绩单: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纷纷创下新纪录

2020-11-12 10:26:45 作者: 2020双十

  【2020双十一成绩单】天猫30分钟成交额破3723亿元,超去年全天,至11日20时实时成交额破4674亿元;京东截至11日14时26分“双11”下单金额突破2431亿元;小米全渠道销售额破百亿……“双11”进入第二波售卖期的尖峰时刻,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纷纷创下新纪录。

  “双11”无疑是一场买买买的狂欢,却又远远不只是一场消费狂欢。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线下商业到技术保障,从国内到海外,人们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感受着消费的热度和力量,这也让这个“加长版”的“双11”更加意味深长。

  创新驱动,新服务开拓消费新潜力

  “199呢,我要看199”;“现在是凌晨2点,199怎么不上班,是不是去偷懒了”。1月1日0点开始,全球首次双11快递直播上线。在这场“云监工”直播中,菜鸟无人仓里编号“199”的机器人成了“明星”。它和1000名同伴在无锡仓库里24小时工作,每天为“双11”消费者发出85万件商品。

  大兴安岭地区的小城漠河,京东快递员荣垂震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开始工作,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半甚至更晚。今年“双11”,京东物流体系在消费者付定金后就开始备货,尾款到账后包裹可即刻派送。昨天,远在漠河的消费者支付尾款6分钟后,就收到了荣垂震送来的口红。千县万镇24小时达,截至11日,京东物流实现了93%的自营订单24小时送达,92%的区县和83%的乡镇消费者可以享受24小时达服务。

  “收货就是消费活力,发货就是产业动能”。不断涌入的订单,一头连接着生产线上的商品、乡村土地里的农货,一头连接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11月1日至11日0时35分,天猫累计成交额过亿的品牌已经达到342个,超过去年“双11”全天的299个,贫困县商家的成交额同比增长74%。截至11日14点半,京东平台两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

  产业复苏,数智化“反哺”实体经济

  “太疯狂了!”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大促的浙江义乌泽熙日用品公司厂长方昊,在11月4日凌晨加开了3台机器,工厂13台机器日夜运转。在第一波销售中,方昊为天猫“双11”准备的100万件货品全部卖光,其中有一款淘宝C2M(反向定制)定制款粘毛器,一口气卖了20多万件。

  “双11”备战季,工厂一派车水马龙,“中国制造”迎来一波新增长。

  “厂里员工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重庆理文卫生纸厂今年第一次参加“双11”,负责人杨青格外兴奋。据她介绍,工厂18台设备24小时赶工,月产能1.5万吨,成品1.5亿包。10月31日开始,售后团队数十人通宵加班。“一个客服每分钟接待量是四、五百人,大家都像打了鸡血,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战场。”在“双11”的第一天,他们卖出了1000万包纸巾。

  顺德小家电产业带过亿,义乌小商品产业带过亿,南通家纺产业带过亿,泉州男士精品产业带过亿,川渝生鲜食品产业带过亿……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12时,2020年天猫“双11”已经诞生了102个成交额破亿的产业带,其中超过10亿元成交额的产业带有10个。

  工厂制造变成共同创造,电商大数据成为传统制造业的智慧“外脑”,这样的变化正成为常态。在佛山顺德的美的生产线上,一台智能保鲜冰箱正在专门开设的独立生产线中成型。这一创新产品是由消费者、京东和美的共同完成的。除了这一智能保鲜冰箱,在今年的“双11”,包括美的低糖电饭煲、大流量净水机等一批反向定制产品在京东亮相。借助电商平台,家电厂商寻觅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今年“双11”是观测后疫情时代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等商业生态结构性变化的一个窗口。从供给侧看,未来将有更多产业带商家开辟数字化转型增长的新赛道。

  全球共振,出口进口双火爆

  往年人们习以为常的增长曲线,在今年疫情大背景下,更显难能可贵。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也让“双11”消费季成为特殊时期里全球商家抓得住的橄榄枝之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