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都有哪些?你听过几种?

2021-03-18 13:08:46 作者: 2020年十

  一个词概括这个庚子年,一定离不开的关键词就是 “健康”。随着人们对于快餐式阅读的需求,网络上那些简单粗暴直接下结论的健康科普很快就会抓住人们的眼球,又投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使得这些毫无根据的话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大规模的误传。

  健康谣言一旦传播开来,

  危害比普通谣言大得多。

  01

  甘草可以代茶饮?

  甘草是常用中药,因其可以调和药性,是很多方剂中的“使药”,被称为药中“国老”。甘草味道微甜,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泡水代替茶水喝,以为可以清热解毒,但长期服用甘草代茶饮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久服甘草会导致水肿。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服用甘草,会患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出现荨麻疹、哮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02

  经期不能吃艾叶?

  有网友看到“艾叶有止血作用”,便担心在月经期间服用艾叶,会影响月经。

  艾叶的作用是温暖下焦,针对宫寒导致的出血不止、出血多确有疗效。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月经期间吃艾叶,也不会对月经产生影响。

  艾叶有活血止血、温经通络、祛寒逐湿、理气止痛等作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西药直接作用于疾病或者细菌病毒,中药作用于调理人体体质,通过调动自身能力治病强身。

  从单纯的止血效果看,血小板的凝血功能远在艾叶之上。所以,吃艾叶影响月经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03

  切除脾脏会导致脾虚?

  谣言脾切除术多见于外伤导致的脾破裂,为了保住伤者生命,通常会实施脾切除手术。但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不一定会脾虚,因为中医所谓的脾与西医切除的脾脏各有所指,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西医中的脾脏是指被切除的实体器官,而中医所谓的脾是一系列功能的总称。如果一个人消化不好、面黄肌瘦、大便溏泄、经常感到疲劳,无论是否进行过脾切除术,都可能被诊断为脾气虚。而接受过脾切除术的患者,如果胃肠机能正常,其实并不脾虚。

  所以,中医讲的脾气虚,并不是定位性的诊断,而是对身体机能虚弱程度的描述和形容。

  04

  出汗排毒好,发汗越多越好?

  很多人觉得出汗能为身体排毒,发汗越多排出的毒素越多。因此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大量排汗。

  中医用发汗来解表、排毒、增加身体和外界的能量交换,但这个解表和排毒也只是微微出汗。如果为了排毒使自己过度出汗,反而伤及身体。对此,中医经典指出“不可令如水流漓”,因为中医将汗视为“心之液”,大量出汗会耗散心气,导致体液中的电解质过量流失。

  05

  服用感冒药时不能吃醋?

  中医认为,酸性物质有收敛作用。有人担心,服用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中成感冒药时吃醋会影响药效。其实,这不仅误解了中医酸收的概念,还高估了醋的功效。

  中医说的收敛作用是指敛汗、止泻、缩尿、止渴等。如果一个人出汗过多,医生会给开五味子、覆盆子等止汗。但吃起来口感酸的食物,未必是中医所指的酸味收敛之物。醋的味道虽酸,但其收敛作用并不大,更不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散的药性。

  还有些人担心醋的酸性会影响中成感冒药的药性,其实这就更加多余了。胃酸的酸性远比醋的酸性高,口服中成感冒药,要经过胃酸作用后发挥功效,所以基本不会受醋酸的影响。

  06

  川贝蒸梨治各种咳嗽?

  川贝蒸梨是民间治疗咳嗽的经典偏方。很多人确实靠这种食疗方法缓解了咳嗽,但川贝蒸梨并不适用于所有咳嗽。

  川贝蒸梨属于性凉食物,具有润燥止咳功效,专门针对肺部有实火的问题。因天气干燥导致的燥咳、干咳无痰或因久病伤阴导致的阴虚咳嗽,适合服用川贝蒸梨止咳。

  如果患者痰多咳嗽,就需要化痰止咳,应该选用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药,如瓜蒌、紫苑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