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也能下单?“虚拟恋人”是情之所托还是变味的游戏

2021-05-07 18:25:45 作者: 爱情也能下单

  “您想要什么类型的,文字还是语音聊天,聊多久?声音上有没有要求?”进入提供“虚拟恋人”服务的店铺后,客服会引导消费者选择最贴近自己期望的“虚拟恋人”。

  针对有特定声音偏好的消费者,店员们会在试音群里,发送自我介绍的语音条以供挑选。“啊啊啊!我被选中了!”4月21日,刚刚入行不到一周的晓明兴奋地说,这是他第一次被试音选中。从消费者到服务者,晓明坦言自己的价值观在发生改变,“陪人聊聊天就把钱赚了,很轻松。”

  这是一个售卖声音与陪伴服务的世界,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下单,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定制虚拟男友/女友,在微信或者QQ上谈一场以小时计费的恋爱。付费方乐在其中,填补社交空虚,收费方毫不费力就能月入千元,看起来似乎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缺乏监管、聊天空间相对私密,变味的“虚拟恋人”行业存在着灰色地带。

恋人从“虚拟”到“奔现”

  依依和阳阳的相恋源于“虚拟恋人”服务,如今他们已经恋爱一年多。但是在相处期间,依依不止一次因为男友之前的兼职经历心存芥蒂、闹过矛盾。

  “起初只是把依依当作购买服务的客户,见面后才产生了好感。”阳阳坦言,像他们这样实现从“虚拟恋人”到“真切恋爱”的是个例,多数人下单的动机十分简单:无聊、好奇。

  依依今年23岁,在哈尔滨一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读研。2020年疫情期间,待在贵阳老家的依依,每天的生活被漫长的网课充斥,午休时间是难得的快乐时光。5月的一天,她偶然看到了一条有关“虚拟男友”的视频,有些好奇,“我当时在写论文,有些心烦。”

  依依在某电商平台挑选了一家销量和评价较高的店铺下单。为了有更好的体验感,依依用首单半价50元购买了等级较高的“虚拟男友”,可以和对方连麦通话半小时。

  下单后不久,客服添加了依依的微信,给依依发来了试音视频,视频里有十几个小哥哥的语音条。其中一段干净利落的自我介绍博得了依依的好感。

  一通语音电话响起。“你好,我是你点的虚拟男友,请签收。”一段悦耳的男声传入依依的耳朵,依依的心顿了一下,她想像对方应该是一个喜欢运动的阳光男孩。

  聊天中,对方轻车熟路地主导话题。在美国留学攻读硕士、1997年出生、经常健身、有自己的创业项目……阳阳的自我介绍颠覆了依依对于“虚拟男友”的认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很快通话服务结束,依依烦闷的心情得到了疏解。几天之后,她又下了一单。但是接通电话没多久,阳阳因为有事挂断了电话,并承诺“你等我,我明天没事的时候打给你”。

  第二天,依依如约接到了阳阳主动打来的电话。这一次,两个人聊了3个多小时,远远超过了依依购买的服务时长。阳阳告诉依依,心里有事可以随时找他,不下单也可以。

  但是依依并没有停止下单。2020年5月20日这天,依依花了520元给阳阳包天,帮助他维持等级。还有一次,阳阳在聊天中透露,其他店员得到了很高的打赏,自己有点妒忌,依依又给阳阳打赏了1314元。

  “我喜欢他,心甘情愿给他花钱。”依依坦言虽然心有疑虑,但是她觉得阳阳很真诚,还告诉了她自己的个人号码。依依被这样的聊天方式吸引,体验到了恋爱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依依沉默寡语,同学聚会聊天,她时常坐在角落里倾听。

  然而对于阳阳来说,与依依的第一次通话他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天接很多单,已经麻木了。”

  好感是一点点叠加的。阳阳记得当时依依很主动,经常来找他聊天。接触多了,他觉得这个女生很有想法,也是个学霸,与自己志同道合。慢慢地,两个人正式确立关系。

“假恋人”满足自己恋爱需求

  年轻人为何热衷于为“虚拟恋人”埋单?百合情感商学院首席情感专家谈檀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认为恋爱这件事可遇不可求,所以宁愿花钱买一个“假恋人”来满足自己恋爱的需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